但是曾书瑶 作品

第10章

    解决了这一桩麻烦事儿,老爷子心情颇好,哼着完全不成曲的调子回到了家,却只看到了自家老婆子,心下还颇为奇怪:“元元呢?大清早的,这是又跑到哪儿去了?” “说是出去找同学,想打探打探有没有哪个厂子招工的消息,反正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往外跑多动弹着点儿,也是好事情,男孩子嘛,总不能成天拘在家里,跟我一个老婆子聊怎么织毛衣吧。

    ” 于晚菊说着话,手底下织毛衣的动作却是丝毫不见放慢。

     上个月供销社到了一批沪市来的毛线,质量相当不错,颜色也染得很正,恰巧家里这一年攒了好几张毛线票,她不想错过,就狠狠心,全换成了毛线。

     毕竟,临近入冬,过冬的衣物也得早早准备起来了,老头子的那件毛衣还是五年前织的呢,早就不保暖了。

     徐来福听到这话却是登时头皮一紧,他现在是真的听不得“同学”这两个字了,一个赵如茵,就够让人头疼的了,论起心眼儿来,自家的傻小子能玩得过谁啊? 当然,无论是于晚菊,还是徐来福,都没把“招工”这个词儿当回事,只以为是徐元为了往外跑找的借口而已。

     这年头的工作岗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的,即使厂子真的缺人、要招工,秉承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面对的也大都是厂里职工子弟,徐元去打听招工的事情,是肯定会碰壁的。

     事实上,徐元看似冒冒失失地出来打听招工的事情,内心自然是有所依仗的,那个梦让他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也告诉了他不少有用的信息。

     即便没办法把未来近二十年的事情都事无巨细地罗列在他面前,可至少,潜意识里,徐元还是记住了几件格外重要的事情的。

     譬如,不久后的红星食品厂招工,就是其中一件! 以徐家的家底儿,想拿出一部分钱来,在钢厂给他买个工作岗位,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工作岗位一般都是工人到了退休年龄以后传给自己儿女的,谁都知道,一份好工作代表着什么。

     所以,他们家花几百块钱,能买到的工作,也无非是车间工人、后勤仓管员或是锅炉房这样的工作罢了。

     徐元不是没工作就要下乡的人,后勤部或者锅炉房的工作,工资低、调薪空间也低,家里花出去的大几百块,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 而要是进了车间当工人,爷爷是五级工,肯定是会手把手教他的,可是,徐元也算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了,他压根儿就不是那种吃苦耐劳的人! 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还不一定能吃饱饭的农村人来说,每个月都有工资拿的车间工人自然是格外体面的了,可是,要跟他爸那样坐办公室的人比起来,那可就是远远不如了。

     在车间工作并没有想象得那样轻松,别的不说,就一天到晚都不带停的机器噪声,都够人喝一壶的了。

     所以,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