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朗徐云虹 作品

第135章

    消失,理论上仍旧能拿到分红,但四十多年前的制度不够完善,加上当时他在意成已经是独木难支的局面,其它几人下了决心将他踢出去,自然不会给他翻身的机会。

     天宫医疗案中所谓的职务侵占产生的资金差额,要霍秀林全数返还;收购没成,但收购期间造成的意成集团的损失要由霍秀林承担。

     个人资产不够?用意成的股份抵偿。

     在集体施压和威胁下,霍秀林不得不交出他在意成的大部分股份占额,剩下的一些,也在意成集团分崩离析后变得一文不值。

    即使如此,入狱后他仍旧被看得死死地,正常表现就能获得的减刑他一天都没能得到。

     虽然识人不清马失前蹄,但霍秀林能把意成集团那么大的摊子领头撑起来,当然有他的独到之处,不把资产放在自己名下这一招,身为老师的霍秀林比徐松朗早几十年熟知并运用。

     霍秀林隐藏下来的这部分资产,用来过普通人生活,生前用不完,但如果用来和仇人硬刚,那纯属是蚂蚁撼大象了。

     所有发生的事件独立又串联,无论以因窥果,还是以果寻因,都离不开“霍秀林”三个字。

     徐松朗想:如果我是霍秀林,我恨极了毁我大好前程送我锒铛入狱的人,在有限的资源下,该如何达成目的? 仔细盘算下来,可落子的地方不少,哪一步才是妙手呢? 这个问题,周之源带来了线索。

     想到徐松朗离开了徐氏集团还能几句话就解决众宁置业的公寓楼舆论问题,周之源心里憋着股劲,誓要证明自己也不是个什么事儿都干不成的庸人,逮着公寓楼问题溯源到施工方使用的材料,然后又追到建材供应商。

     供应商咬定当时供应的建材都是通过验证的合格材料,手续齐全可查,直呼冤枉,负责人亲自到场查看问题材料后更是底气十足:“我们的材料上面都有厂标编号,这问题材料啥都没有,肯定不是我们提供的,是施工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了吧?” 绕了一圈,又绕回施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