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应该批准他家成为救济户。

    ” 福利委员魏珍为难地叹气:“他家其他人确实还有劳动能力,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都没有工作呀!” “今年的救济户审核即将开始,”穆主任提议,“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全街的救济户重新梳理一遍,现在国家需要资金搞建设,市里区里对救济户的审核都特别严格。

    ” “咱们光明街的救济户是87户,救济数量在全区排第二,总向上伸手要钱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想办法让这些人自力更生的。

    ” 叶满枝等四个小干部,被允许出席街道的福利讨论会,没有发言权,只能旁听。

     虽然不能发言,但几人的嘴并不闲着,刘金宝小声跟叶满枝嘀咕:“就应该让那些有劳动力的人出门工作赚钱,要是不劳动就能当救济户,岂不是人人有样学样,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你说得没错,但工作从哪里来?” “城里不少工厂在招工,有手有脚就去应聘呗。

    ” “说得倒是轻巧,”陈彩霞无语,“那些救济户,几乎全是文盲半文盲,人家工厂招工也有学历要求的,要是什么人都能当工人,那大家都去当工人好了!” 四个人在旁边叽叽咕咕,音量越来越大,穆主任清了清嗓子,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张勤简笑道:“我觉得刘金宝说得不错啊,有劳动能力的人,还是要动员他们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劳动的。

    大家看,这两户……” 他从几十张《救济申请表》中抽出两张。

     “一个是歪脖子胡同的钱胜利家,一个是月牙胡同的郑东家。

    这两家都是早就申请了救济,但一直没有审核通过的。

    这两家的情况非常典型,都是家里壮年劳动力瘫痪后,只剩下老幼妇孺。

    ” 魏珍对这两家非常熟悉,眉宇间带出些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