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叶满枝低声说,“但是在学校里讲话还是要注意一些的,小心无大错吧。

    ” 她可不想因为一场演讲给自己惹麻烦。

     * 省大那边的反应还挺迅速,没多久就跟轻工业局取得了联系,想安排女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

     叶满枝最近有点忙,将对接工作交给了企业管理科的科长陈特冶。

     陈特冶也是省大毕业生,对这项工作肯定上心,而且这也算间接衣锦还乡了。

     她这阵子主要关心两件事。

     一是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炉了。

    去年轻工业局主抓的三个烂尾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工业缝纫机项目,都在第一季度正式投产。

     滨江轻工业系统的工业总产值是10.2亿,如果能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年底有望突破40亿,再次与30亿出头的德化专区拉开差距。

     二是曙光厂的进口生产线仿制工作有了新进展,整机生产线大部分已经完工了,只要从日本进口几台关键设备,就能正式投入生产。

     康健想先将两条整机生产线交给广州和天津,然后回笼一部分资金。

     但是,只有整机生产线,没有显像管生产线,人家两厂还是无法开工。

     她最近正帮着曙光厂与另两厂扯皮。

     “秦主任,整机生产线不比显像管生产线重要嘛!国家每年都进口不少电视机显像管,你们暂时用进口显像管生产整机。

    早投产早回笼资金,一条生产线大几百万,你不心疼啊?” 秦长征当然心疼了,可是曙光厂要收两条生产线的尾款,他哪能答应呀! 叶满枝说:“钱的事,你们两家企业自行商量吧。

    不过,这种仿制生产线要占用大量资金,曙光厂的现金都压在货里,万一资金跟不上,耽误了显像管生产线的仿制进度,那吃亏的还是你们呀!” 秦长征吃味道:“曙光厂的年产值已经上亿了,还差这几百万吗?哎,算了算了,我再跟康主任谈谈吧。

    ” 笑着放下听筒,叶满枝望向刚进门的林青梅。

     “又去第一工业局办事了?” “嗯。

    ”林青梅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坐到沙发上问,“报纸上的新闻你看到没有?青年宫要重建了!” “看到了。

    ” 林青梅不舍道:“我还记得当年咱们一起去工地上搬砖施工的情景呢,青年宫可是咱们这些共青团员一砖一瓦建起来的。

    ” 当年市财政紧张,滨江为了建成自己的青年宫,号召全市中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青年宫的图纸是苏联专家出的,但工程可都是他们这些中学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