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穆扬费霓的 作品
第179章
他前两天逛了二十多家画廊,对艺术品市场的流行趋势也有了了解,他带过来的画并不符合现在的收藏风潮。
他谈不上遗憾,画画是很私人的事,最享受的永远是作画的时刻。
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既不影响他的心情,也不影响他对自己的判断,只影响他的房子。
画廊又把他的画价格定得很高――一个没有任何名望的年轻画家够不着的价钱。
方穆扬觉得这个价格很难卖得出去,他宁愿低一点,够他回国买个院子就行,买不了院子能买台全自动洗衣机也是好的,解放他和费霓的双手,国内新出了全自动洗衣机。
可他的代理人这么抬高他的身价,他也不能扫他们的兴。
反正他在美术馆看画临画这么多天,也算不虚此行。
画能不能卖出去,开幕酒会就见分晓。
方穆扬跟马丁一家呆久了,口音比刚来时流利许多,不仅对话不成问题,甚至能用英文讲笑话。
他对自己的画卖出去不抱任何期望,格外有心情品鉴酒会的酒和餐食。
他不放低身段也不自矜,不主动找人攀谈,但如果有人找上他,他也跟人天南海北地边吃边聊。
主动和方穆扬谈话的人超过方穆扬的预计,相比他挂在画廊上的画,人们更对他本人和他的衣服上的画感兴趣。
他挂着的画太写实了,在这个时期,写实意味着过时。
一个衣着考究的中年男人对方穆扬说:“我见过你。
”男人在美术馆见过方穆扬,他和他自制的衣服都格外引人注目。
而当时方穆扬眼里只有画。
方穆扬要是个女的,他估计会怀疑眼前人在跟他搭讪。
他对面前的人毫无印象,但并不妨碍他和男人介绍他衣服背后的字,他甚至教会了对方用中文念费霓的名字。
男人希望签下画的设计使用权,用于服装批量生产。
方穆扬很官方地说让我的律师跟你谈具体条件。
他根本没律师,但不妨碍他马上请马丁帮他找一个。
马丁如果在现场,一定会怀疑方穆扬这个淳朴的乡下人来纽约没几天,就被资本主义污染成这个样子。
方穆扬正经画的画没卖出去,却靠衣服上随手画的图案赚了一笔钱。
那笔钱远超他的预计。
马丁作为方穆扬画的欣赏者,见他的画竟无人问津,主动购下了其中一幅。
方穆扬再一次表现了没被资本主义污染的淳朴,他说买什么,送你得了。
马丁虽然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可他不能占这个慷慨的乡下人的便宜,坚持给方穆扬开了支票。
他坚持给,方穆扬也就要了,为了钱推三阻四的吵架,不是他的作风。
有了钱,方穆扬马上请马丁一家去本城最贵的中餐馆吃大餐,又给马丁一家人买了礼物,感谢这些天对他的招待。
方穆扬在美术馆又临了几天画,就买了飞加州的机票,去看他的姐姐。
他转交了父母费霓给二姐的礼物,他给穆静的,则是一张支票。
支票面额并不在穆静的想象范围内。
他的姐姐可不会认为他是个淳朴的乡下人,方穆扬只好把他的好运气又说了一遍。
穆静说她目前不缺钱,让方穆扬拿回去自己用。
方穆扬笑道:“如果你实在不缺钱,可以再添一些钱去画廊买我的画,也给我提提身价。
” 穆静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由得笑了。
方穆扬又拿出了一个信封。
他临行前给二姐夫打电话,问要不要给姐姐带些东西。
二姐夫很实在,只给了一个信封。
信封里有美元,说是给穆静订杂志的钱。
方穆扬在他吃临期食品的时候也没打开过这个信封。
穆静看到钱,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多。
她知道瞿桦的工资奖金,根本凑不够这么多,大概是把邮票变卖了,她知道他的邮票集很值钱。
信封里除了钱,还有一封信。
穆静拿着信封,问弟弟:“他还说什么了?” “他要说的都在信里了。
” 每次瞿桦来信,穆静都怀疑他要跟自己提离婚。
穆静本是访问学者,到了这里,却觉得非得读一个博士才算不虚此行。
她之前只有本科学历,学校组织了一个答辩委员会给她做学术测评,测评通过才正式
他谈不上遗憾,画画是很私人的事,最享受的永远是作画的时刻。
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既不影响他的心情,也不影响他对自己的判断,只影响他的房子。
画廊又把他的画价格定得很高――一个没有任何名望的年轻画家够不着的价钱。
方穆扬觉得这个价格很难卖得出去,他宁愿低一点,够他回国买个院子就行,买不了院子能买台全自动洗衣机也是好的,解放他和费霓的双手,国内新出了全自动洗衣机。
可他的代理人这么抬高他的身价,他也不能扫他们的兴。
反正他在美术馆看画临画这么多天,也算不虚此行。
画能不能卖出去,开幕酒会就见分晓。
方穆扬跟马丁一家呆久了,口音比刚来时流利许多,不仅对话不成问题,甚至能用英文讲笑话。
他对自己的画卖出去不抱任何期望,格外有心情品鉴酒会的酒和餐食。
他不放低身段也不自矜,不主动找人攀谈,但如果有人找上他,他也跟人天南海北地边吃边聊。
主动和方穆扬谈话的人超过方穆扬的预计,相比他挂在画廊上的画,人们更对他本人和他的衣服上的画感兴趣。
他挂着的画太写实了,在这个时期,写实意味着过时。
一个衣着考究的中年男人对方穆扬说:“我见过你。
”男人在美术馆见过方穆扬,他和他自制的衣服都格外引人注目。
而当时方穆扬眼里只有画。
方穆扬要是个女的,他估计会怀疑眼前人在跟他搭讪。
他对面前的人毫无印象,但并不妨碍他和男人介绍他衣服背后的字,他甚至教会了对方用中文念费霓的名字。
男人希望签下画的设计使用权,用于服装批量生产。
方穆扬很官方地说让我的律师跟你谈具体条件。
他根本没律师,但不妨碍他马上请马丁帮他找一个。
马丁如果在现场,一定会怀疑方穆扬这个淳朴的乡下人来纽约没几天,就被资本主义污染成这个样子。
方穆扬正经画的画没卖出去,却靠衣服上随手画的图案赚了一笔钱。
那笔钱远超他的预计。
马丁作为方穆扬画的欣赏者,见他的画竟无人问津,主动购下了其中一幅。
方穆扬再一次表现了没被资本主义污染的淳朴,他说买什么,送你得了。
马丁虽然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可他不能占这个慷慨的乡下人的便宜,坚持给方穆扬开了支票。
他坚持给,方穆扬也就要了,为了钱推三阻四的吵架,不是他的作风。
有了钱,方穆扬马上请马丁一家去本城最贵的中餐馆吃大餐,又给马丁一家人买了礼物,感谢这些天对他的招待。
方穆扬在美术馆又临了几天画,就买了飞加州的机票,去看他的姐姐。
他转交了父母费霓给二姐的礼物,他给穆静的,则是一张支票。
支票面额并不在穆静的想象范围内。
他的姐姐可不会认为他是个淳朴的乡下人,方穆扬只好把他的好运气又说了一遍。
穆静说她目前不缺钱,让方穆扬拿回去自己用。
方穆扬笑道:“如果你实在不缺钱,可以再添一些钱去画廊买我的画,也给我提提身价。
” 穆静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由得笑了。
方穆扬又拿出了一个信封。
他临行前给二姐夫打电话,问要不要给姐姐带些东西。
二姐夫很实在,只给了一个信封。
信封里有美元,说是给穆静订杂志的钱。
方穆扬在他吃临期食品的时候也没打开过这个信封。
穆静看到钱,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多。
她知道瞿桦的工资奖金,根本凑不够这么多,大概是把邮票变卖了,她知道他的邮票集很值钱。
信封里除了钱,还有一封信。
穆静拿着信封,问弟弟:“他还说什么了?” “他要说的都在信里了。
” 每次瞿桦来信,穆静都怀疑他要跟自己提离婚。
穆静本是访问学者,到了这里,却觉得非得读一个博士才算不虚此行。
她之前只有本科学历,学校组织了一个答辩委员会给她做学术测评,测评通过才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