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去玩。

    ”孟圆菱说着帮秋华年把骡车往豆腐坊后院拉,“快进来卖糖吧,你两天没来,好几个老客户问你呢。

    ” 秋华年熟练地卖起了高粱饴,现在高粱饴的销量已经下降到稳定值,每天能卖出一百条左右,虽然一个月下来也有个三两银子,但想吃好穿好,读书修房子,显然还不够。

     秋华年已经打听过了,以家里院子的大小,盖一院亮堂的砖瓦房,至少得十五两银子。

     秋华年不想在草房里过冬,今年冬天前必须搞定房子,盖一院不漏风的砖瓦房,弄一个室内厨房。

     想多赚钱,要么探索新道路,要么扩大已有东西的销路。

     前者受到原材料、市场购买力、人脉资源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好的,而后者也不简单。

     画画方面,短期内已经没有一个清明节这样的特殊节日能给他赚快钱了,秋华年问过王诚,他说下次估计要到秋天的中元节。

     高粱饴在清福镇的市场已经开发完了,其他地方…… 秋华年正想着,突然看见孟圆菱的二哥孟武栋赶着骡车送豆腐回来,眼睛豁然一亮。

     “武栋哥,我想和你问个事儿。

    ” 孟武栋接过孟圆菱递的布擦了擦汗,“华哥儿你说。

    ” 这些日子下来,秋华年和孟家人已经很熟了。

     “你们豆腐坊的豆腐,一般是哪些地方订的多啊?” 孟武栋没有想直接熟练地说,“清福镇下面八个村子的人家办大席都从我们这儿买豆腐,还有隔壁镇一些离得近的村子,不少也找我们定。

    此外,也有已经发达了搬到城里,但还惦记着这口豆腐的人家。

    ” 孟家的豆腐坊经营了三代,积攒了不少熟客和回头客,孟武栋时不时出门送大笔订单的豆腐,为豆腐坊赚了不少钱。

     “你想不想在送豆腐的时候顺便卖高粱饴?” 秋华年在杜家村时,也有一些家境不错的村人直接找他给孩子买糖吃,一天能卖出个十来根,虽然数目少,但若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