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昀陈轻絮 作品

第239章

    子,无遮无拦地用孩子的眼目睹了权力的真相。

     对于大梁来说,是新皇登基,新时代与新政的起点。

     对于深宫中的小太子来说,整个世界都好像变了天。

     皇后生性懦弱,总是耳提面命地令他讨好四皇叔,因为他们孤儿寡母的小命从此以后就吊在他皇叔的良心和承诺上了,群臣谁也说不好他这个太子能当到什么时候,能在从小长大的宫里住到什么时候。

     李铮以前很喜欢亲近皇叔李旻,然而那段时间他一度觉得面对四皇叔的时候压力很大。

    原来亲切博学的小皇叔摇身一变成了皇上,一时间连称呼都要跟着变动。

    每天,小太子硬着头皮听一知半解的政务,承受着周遭种种或考量或意味深长的目光,硬着头皮去给皇叔请安,再回到东宫硬着头皮听母亲喋喋不休的忧愁。

     他的母亲始终不及吕妃,自己没有自己的主心骨,自己没有准主意,只会把压力往儿子身上转移,每天张口闭口空泛地要他“争气”。

     可是具体让他争一口什么样的气,或是期望他将来能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又全无见解。

     每个人少年时都有自己的迷茫和困境,好比顾昀的困境是零落各地的玄铁营,太始皇帝李旻的困境是可怕的乌尔骨和顾昀而小太子李铮的困境就是他那未卜的前程。

     但是顾昀身后是数万把割风刃与顾家高悬堂上的列祖列宗,长庚身边有一个始终注视他、牵引着他的小义父。

     但是李铮的周遭却只充斥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没有人给他指一条明路。

     太始四年秋,一场霜降过后,李铮的母后在生前无尽的惶恐与忧心中溘然长逝,皇上着礼部按制厚葬。

     十五岁的太子已经长出了少年模样,日复一日的沉默寡言。

     停柩时,长庚屏退了左右,缓步走进来,轻轻按住准备起来行礼的李铮肩膀。

    李铮没有坚持。

    在他母后的督促下,他每天费尽心机揣度这位四皇叔的好恶,知道他并不喜欢别人私下多礼。

     李铮:“皇上。

    ” 长庚看了他一眼,那少年立刻讪讪地改口道:“皇叔。

    ” “节哀吧。

    ” 长庚嘱咐了一声,礼数周全地拜祭了他没见过两面的皇嫂,刚刚直起腰,就听见旁边小太子用变声期有些吃力的嗓音说道:“臣无才无德,不堪大用,请皇叔废了臣的储君之位。

    ” 长庚眉头一皱,抬起头来。

     这便宜侄子的模样并不像他父亲那样端正威严,倒是有些过分清秀,那少年面色苍白,身形瘦削,眼角眉梢中带着一股经年不变的忧郁,看起来实在不像个贵重的凤子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