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只有四个,除了皇帝和秦王,还有赵王和梁王。

    与其他许多藩王一样,朝廷没有让他们去藩国就藩,而是留在京中委以官职,方便掌握。

    其实,朝廷也一直想将秦王任为京官,可每每诏令下去,秦王不是头疼就是脑热,不了了之。

     此事因由,朝野自是心知肚明,而大约都是为了一睹皇家的热闹,今年的中元宫筵,人来得特别多。

    未入席前,我跟着桓氏众人游弋于人群中寒暄见礼的时候,到处能听到有人在说秦王。

     “圣上就是邀兄弟们聚一聚,这些闲人,唯恐天下不乱。

    ”看着那些三五成群说得一脸起劲宾客,大长公主不以为然道。

     “谁说不是。

    ”沈延的妻子杨氏附和道,说罢,又问,“秦王果真会来?京中这几日都在说他,可甚少人见过他。

    ” “谁知晓。

    ”大长公主从宫人手中接过一串冰镇葡桃,摘下一枚放入口中,“他回来之后每日都在董贵嫔宫中,别人难得一见。

    ” 杨氏颔首:“却是个孝子。

    ” 大长公主冷笑:“孝不孝,还须得从长计议。

    一去七年不回,算得什么孝子。

    ” 杨氏看她脸色,忙道:“此言甚是。

    ” 第17章秦王(上) “秦王为何回来?”另一边,桓瓖好奇道,“莫非不怕有来无回?” “莫忘了秦王在辽东有兵,秦国的郡兵亦不少。

    ”沈冲道。

     桓瓖道:“辽东之兵说到底还是朝廷的,至于秦国,远在西边,且那点兵马还不如梁国和赵国。

    ” 沈冲摇头:“他兵马再少,也是藩王。

    大小藩王足有数十位,谁手中没有养些兵马?朝廷若动他,其他人如何作想?” “且勿多言。

    ”一直未出声的公子忽而道,示意他们看向殿前,“来了。

    ” 二人随之望去,只见那边一阵热闹,乐声阵阵,仪仗俨然,是皇帝来了。

     殿中宾客们忙起身,纷纷上前行礼。

     只见皇帝和皇后搀着沈太后走入殿内,身后跟着太子和诸皇子,以及几位王侯打扮的人。

     这些人我大多见过,唯一一个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