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霓生 作品

第12章

    荣的人就挑品相好的裱一裱,聊以慰藉。

     公子虽任性,但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说他靠父母荫庇,徒有虚名。

     所以,我告诉他,在我们乡里,像他这般年纪的子弟,早已能够自食其力,做活养家。

     他不服气道:“我亦可自食其力。

    ” 我反问说:“公子如何自食其力?” 公子想了想,语塞。

     我见他陷入思索,循循善诱:“公子可知,在市中,公子一字多少钱?” 公子露出懵懂之色:“字?甚字?” 我笑笑,公子果然无知。

     他听我说了字稿之事,恍然大悟。

     他问:“如此,我的字可卖几钱?” 我说:“这我可不知,不过我听说,安康侯大公子的字稿,大字市价每字二百钱,小字每字五十钱,可谓绝无仅有。

    ” 如我所料,公子露出鄙夷之色。

     “霓生,”他说,“你也将我的字稿拿去卖。

    ” 我大惊:“那如何使得?公子切莫与他人去比。

    ” “甚比不比。

    ”公子道,“你不是说还有人买去做字帖?既是为了学问,乃大善。

    ” 于是,我只好顺从地、尽职尽责地,将公子的字稿带出府去。

    市中做这路买卖的去处我早已打听好,价钱轻松杀到了一字五百钱。

     我回去将禀告公子,公子露出得色。

     “区区资财,不足道耳。

    ”他一脸满不在乎。

     就这样,公子默许了我卖字的行径。

     只是他毕竟十指不曾沾泥,不知道积居奇的道理。

     公子写过字的每张废纸都由我收着,所以每字五百钱这样的事,只在第一次发生过。

    以后我每次交易,价格从未低过每字千钱。

     可惜再傻的羊羔,被薅多了毛也有变精的一天。

     公子居然用此事拿捏我,果然是出息了。

     ***** 最终,我还是答应了。

     除了钱,还有别的理由。

    首先,此事在他心中已然成魔,此番去不得西北,日后还会嚷着去别的地方。

    其次,我听说,沈冲的父亲沈延也为他在桓尚帐下谋了职,是录事。

     沈冲是沈延这一支的独苗,据说沈太后甚是不乐意,但沈延坚持己见。

     其一,沈延对沈冲一向寄予厚望,断不会让他只做到博士。

    而要往高处再走,功勋乃是必须。

     其二,录事乃文职,虽不算太高,但也是要职,什么功劳都不会漏下。

    并且,录事就在主将帐中听命,莫说刀兵,连雨都不会淋到一滴,对于只想安稳混功勋的新进子弟来说,是再理想不过。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和公子一样,生出了熊熊的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