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风明不详 作品
第11章
,他与现今一般的少林僧人不同,是诚心持戒的修行者,他认定明不详有佛缘,便将这桩异事上禀了觉见。
觉见皱起眉头问:“真有此事?” 了心回说:“弟子怎敢欺瞒?” 觉见说道:“你这养子有佛缘,自当亲近佛法,入寺修行,你是这个意思吗?” 了心听出了弦外之音,胀红了脸,忙道:“主持不信,我把详儿带来便是。
” 觉见对着了心挥了挥手:“不用了,你勤奋努力,我本有意让你入堂,也不用勉强你养子。
小孩儿,该由得他自性。
” 了心叹了口气,也不反驳,带着明不详搬入了少林寺内一间两室房,屋内还有一厅,除了是早晚持颂的佛堂,也是客厅。
虽小,也容得下两张椅子,一张茶几,几个书柜。
这房子本应两人同住,但觉见体恤了心带着小孩,特将另一房空下,留作明不详的房间。
此后,了心就在正业堂处理公务了。
这时候的明不详虽然已会说话,却鲜少开口。
了心发觉,更多数的时候,这孩子都在看,看自己,看自己与其他僧人闲聊,或者看别的僧人闲聊,除了看,他也听,暮鼓晨钟,早晚经课,他都在听。
了心担心孩子无聊,出办公务时,特地买了些童玩给明不详,但无论何种玩意,风筝空竹九连环博浪鼓,明不详更多只是把弄,而非赏玩。
了心看不出这孩儿到底是聪明,还是愚钝。
到了七岁上,某日,了心做完例行早课,明不详跟之前一样,静静在旁边听着,突然问了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了心顿时兴奋了起来,打从四岁那年起,他就确信明不详有佛缘,等了三年,明不详才开口问第一个问题,且又是金刚经中的经文,他既高兴,又战战兢兢,怕自己的讲解不得要领,误了明不详修行。
仔细想了一下才开口。
“要懂这句话,得先明白『相』的意思。
”了心说道,“相,是我们眼所见,鼻所嗅,耳所听,舌所尝,身所触,心所想,世间种种表面,都是相。
” “世间种种表面?”明不详在发问时,并没有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是过了一会,才“挤出”疑惑的表情。
了心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这孩子的情绪总是慢了一点,表达情感的表情也很生硬,像是拙劣的模仿。
了心继续说:“没错,你所感受到的,都不是真实的。
是虚妄的,假的。
相,还包含其他,你心中的执念,想法,都是相,例如。
” 了心拿起诵经所用的木槌,问道:“这木槌是硬是软?” “硬的。
”
觉见皱起眉头问:“真有此事?” 了心回说:“弟子怎敢欺瞒?” 觉见说道:“你这养子有佛缘,自当亲近佛法,入寺修行,你是这个意思吗?” 了心听出了弦外之音,胀红了脸,忙道:“主持不信,我把详儿带来便是。
” 觉见对着了心挥了挥手:“不用了,你勤奋努力,我本有意让你入堂,也不用勉强你养子。
小孩儿,该由得他自性。
” 了心叹了口气,也不反驳,带着明不详搬入了少林寺内一间两室房,屋内还有一厅,除了是早晚持颂的佛堂,也是客厅。
虽小,也容得下两张椅子,一张茶几,几个书柜。
这房子本应两人同住,但觉见体恤了心带着小孩,特将另一房空下,留作明不详的房间。
此后,了心就在正业堂处理公务了。
这时候的明不详虽然已会说话,却鲜少开口。
了心发觉,更多数的时候,这孩子都在看,看自己,看自己与其他僧人闲聊,或者看别的僧人闲聊,除了看,他也听,暮鼓晨钟,早晚经课,他都在听。
了心担心孩子无聊,出办公务时,特地买了些童玩给明不详,但无论何种玩意,风筝空竹九连环博浪鼓,明不详更多只是把弄,而非赏玩。
了心看不出这孩儿到底是聪明,还是愚钝。
到了七岁上,某日,了心做完例行早课,明不详跟之前一样,静静在旁边听着,突然问了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了心顿时兴奋了起来,打从四岁那年起,他就确信明不详有佛缘,等了三年,明不详才开口问第一个问题,且又是金刚经中的经文,他既高兴,又战战兢兢,怕自己的讲解不得要领,误了明不详修行。
仔细想了一下才开口。
“要懂这句话,得先明白『相』的意思。
”了心说道,“相,是我们眼所见,鼻所嗅,耳所听,舌所尝,身所触,心所想,世间种种表面,都是相。
” “世间种种表面?”明不详在发问时,并没有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是过了一会,才“挤出”疑惑的表情。
了心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这孩子的情绪总是慢了一点,表达情感的表情也很生硬,像是拙劣的模仿。
了心继续说:“没错,你所感受到的,都不是真实的。
是虚妄的,假的。
相,还包含其他,你心中的执念,想法,都是相,例如。
” 了心拿起诵经所用的木槌,问道:“这木槌是硬是软?” “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