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风明不详 作品

第220章

    但父亲意志坚定,他也无计可施。

    正想着,听见敲门声响,沈未辰笑道:“朱大夫回来了,我去开门。

    ” 朱门殇进来,皱着眉头,不仅无故人相见的欣喜,反倒是一脸抑郁模样。

    沈玉倾问道:“怎么了?” 朱门殇摆摆手道:“没事。

    ”说着叹了口长气。

     谢孤白道:“多叹几次,我就信你是没事找事。

    ” 朱门殇白了他一眼,李景风问道:“朱大夫,杨兄弟的眼睛怎样了?我听说他的仇人是严非锡,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除了朱门殇,众人各自露出诧异神色,谢孤白缓缓问道:“他是灭门种?” 这是结论。

    严非锡与人结怨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杨衍一个武当弟子竟还没被杀,若不是另有隐情,那就是惯常的结论,他是严家报复过后的灭门种。

     朱门殇取了茶杯,倒了满满一杯,仰头喝下,道:“这事得从四年前说起……”他把与杨衍的相遇说了,众人听了故事,对杨衍大为同情。

     李景风怒道:“杨兄弟的先人干了好事,却要被灭门,这是什么道理?” 朱门殇道:“这不是道理,是规矩。

    ” 李景风又道:“仇不过三代,杨兄弟是第四代,凭什么严家可以杀他姐姐弟弟,杨兄弟却不能报仇?” “这叫株连。

    ”谢孤白沉吟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接着道,“报仇时若遇着仇人亲眷,可一并杀之,这是仇名状最险的一处。

    假若你被发仇名状,之后投靠青城,你的仇家前来寻仇,你周围的亲眷、遇着的青城弟子若有阻拦,都能一并杀之。

    所以武林上绝不轻发仇名状,那是仇杀三代,株连甚广的大事。

    杨衍的父亲是第三代,报仇时他们姐弟在场,就一并株连了。

    杨衍是第四代,他不能报仇。

    ” “杨兄弟的弟弟才刚出世,哪能阻挡他们报仇?”李景风怒道,“这算什么株连?!” “这得从仇名状的根源说起。

    ”沈玉倾道,“昆仑共议之前,武林上颇具势力的门派,九大家不算,还有十几个。

    那是争天下的年代,各派彼此攻伐,结怨日深,这仇怨非一朝一夕能解。

    从怒王身亡到蛮族退兵后三十年,恰恰是第二代人,定下仇不过三代的规矩,是让杀伐止于子辈,而不祸延孙辈。

    至于株连的规矩,当时多是势力之间结怨,一人之仇往往关系着一个门派,再说这辈份,辈份高年纪轻,年纪大辈份低的所在多有,仇杀时难道还问着对方辈份?所以规定了凡仇杀时有亲友在场,都是株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