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风明不详 作品

第52章

    这下子少林寺再怎样顽愚也不能默不作声,自来提到嵩山便是少林寺,嵩山派改名嵩阳,表面上是免去误称,实际上却是一分为二。

    嵩山派既然是少林辖下,称嵩山为少林又有何错?更何况,嵩山派又不是九大家之一,又哪来的资格与武当结盟? 于是乎,武林宴上,少林使者指责嵩山行为逾矩,嵩山掌门曹令雪借题发挥,反指责少林寺不通俗务,治理无方,将少林僧人赶了出去。

    各派使者知道事情非比寻常,纷纷告辞,赶忙回报。

    曹令雪特别留了华山派严颖奇密谈,之后严颖奇独自离去。

     随即便是少嵩之争。

     这场昆仑共议之后最大的一场门派之争,战局却是令人啧啧称奇。

    中岳庙与少林不过一山之隔,少林使者前脚刚踏回寺门,嵩山派已倾巢而出,千余门徒包围少林寺。

    当时当权的高僧多属智字辈,方丈智泉下令紧闭寺门避敌。

     这第一步便已走错,嵩山派的实力实不能与少林抗衡,虽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少林寺内当时犹有堂僧千余,突围一战,不落下风。

    但智泉是有道高僧,不忍交兵杀伤人命,只想以和拒战。

     只这一耽搁,嵩山派早已派人通报,山东境内所有帮派门人纷纷响应,陆续赶来。

    不到一个月,包围少林的人数竟已过三千,此时少林便想一战也不能了。

    不仅如此,寺内粮草匮乏,嵩山援军仍不断赶来。

     曹令雪包围少林,却只困不攻,反派人埋伏在各处险要。

    此时听闻圣地被围,河北、河南、山西一带的少林弟子纷纷赶来支援。

    各寺住持修行高深,却无一人善战,援军各自为政,只说会师少林,无人统辖,未抵少室山,就在各处险要遭遇伏击,或死或伤。

    这一招围城打援,打得少林寺手足无措。

     智泉方丈等不到援军,又见寺中无粮,只好出战。

    寺门大开,千名僧众倾巢而出,嵩山派一战即溃,退入寺外树林深处。

    僧众以为胜券在握,趁势想要攻向中岳庙,结果半路遇伏。

    林中一场大火,烧死僧众两百余名,伤者四百余名,普贤院、观音院两院首座,正见、正命、正进三堂住持战死,文殊院首座率众死战,逃回寺中。

    一千多人出战,只有四百人逃回,余者非死即擒。

     当时正在湖南的彭老丐对这件事情的评语是:“这下好,起码解决了粮食问题。

    只是不知道和尚吃不吃得惯道士的饭菜。

    ” 智泉方丈无计可施,只是佛心大恸,办了场法会,为亡者诵经超渡。

    此时嵩山要取下少林已非难事,眼看这座千年古刹便要沦陷,曹令雪却突然按兵不动。

     与此同时,另一件不为人知的小事,是严颖奇在武当境内惹了事。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桩不相干的事,却没人问,为何严颖奇会出现在武当。

     战火也波及到了开封的穆家庄。

     少嵩之争开始后,穆清下令所有族人不准离开穆家庄,两百余名请来的护院保镖日夜巡守。

     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