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皇太后 作品

第44章

    承正十三年,东北战事起。

    本年五月,皇帝诏令盛京将军福康安兵发朝鲜。

     国内或有反对声音,但是当皇帝把历年来朝鲜每有越境、甚或击杀披甲人之事公布于众,这些还不够引起整个朝廷的重视,也有主和派反对进兵的。

    但是几幅被福康安缴获的高丽地图被公之于众的时候,整个大清朝的沸腾了。

     这地图,不管是对于满人蒙古人还是汉人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耻辱。

    原因无他,朝鲜的古地图上把几乎半个唐朝的疆域划成了古高丽范围。

    对于汉人来说,盛唐向来都是他们的骄傲,结果被唐朝名相称之为“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的朝鲜竟敢把包括盛唐国都长安在内的广大唐疆域臆想成高丽国土!对于满人来说,他们这个民族的龙兴之地居然被朝鲜人如此无耻的划归了自家国土,就够让人吐血的了。

     于是,在盛京呆了两年多的福康安,终于再度回到了战场。

    这次出征,虽说是他早就谋划准备了两年,两年多的厉兵秣马都是为了等待这一刻,可是他却有些惶惶然,比之第一次上战场紧张多了。

    具体原因,结发三年的妻子固伦和孝长公主在他接到出征的命令之前刚刚被确认了有孕两月。

     他担心归担心,可是自己应当担起来的责任还是该担起来。

    幸而,远在北京城的皇太后对这个女儿向来是各种关注,得到消息的半个月之内就已经把各类需要的东西和人准备完全,源源送至盛京城。

    若不是因为各种规矩,如果只是单纯作为一个母亲的话,皇太后那拉氏一定会亲自跑来照顾有孕的女儿的。

     种种妥协后,皇太后亲自拜托了亲家母忠勇公夫人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即日带着长媳多罗格格爱新觉罗福雅赶到盛京城,专门照顾怀孕的公主儿媳来了。

    福康安堪堪见过了母亲的长嫂,把许多事务托付了之后,这才稍微安心的上战场去了。

     永琳也很紧张,一面是为出征的丈夫,一面是为自己。

    战场上的事情,不确定性太多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军和士卒的死亡概率没有多大区别。

    永琳狠狠骂自己想得太多,福康安都准备了两年多了,自然会很顺利。

    而且这次是大清朝主动出击,和缅甸之战的被动还是不一样的,永琳拼命为自己找着安心的借口。

    另一方面,永琳前后两世第一次怀孕,加之心理阴影在前,更是各种不安。

    所幸瓜尔佳氏和福雅来的时候顺便把保柱也带来了,永琳看看长的虎头虎脑可爱聪颖的保柱,心里有了一丝安慰。

     福康安出征,永琳以及瓜尔佳氏、福雅便离开了盛京将军府邸,住到了庄子里去。

    反正城中还有怡亲王弘晓主事,消息什么的都是便捷的。

     保柱是越发可爱了,整天围着永琳转,小孩子正在童言无忌的时候,每每把永琳逗得哈哈大笑,忧思减了不少。

     瓜尔佳氏这次来就是为了照顾永琳,不说有皇太后的谆谆嘱托,临走之时傅恒对她也是各种交代。

    她自己也是个明白人,深知这个还没有出生的孙子对于富察家的意义,因此自然是细心谨慎的很。

    永琳也承情,婆媳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谐状态。

     永琳心情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前线战事顺利的战报不断。

    其实以弘晓的心思并不愿意怀孕的侄女关注这些事情,但是被永琳以“了解真实情况才能真正安心”的理由说服之后,这些战报会即时出现在永琳的手上。

    永琳就自己看到的战报推测前线的状态,觉得这次战事还是相当顺利的,如果自己看到的是完整的战报的话。

    毕竟朝鲜的兵力太不够看了;而且福康安在这里准备了两年,各种可能状况都有预备方案;同时朝鲜不同于缅甸,八旗官兵对这里的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不下于朝鲜土人,自然比征缅甸来得容易。

    永琳深觉如果前线一直以这种状态征朝鲜的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