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杏娘整理 作品

第74章

    大周对西域的掌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虽损失惨重,却也算扬眉吐气。

    朝廷论功行赏,寇冲被封忠义伯,年禄五百石,奉料每月上万文,职分田七顷,还有数不清的赏赐财宝。

    圣旨下来那一日他还在外面没回来。

     胡杏娘得到消息,要在府中宴客。

    寇建德照样军功在身,只他年迈,养尊处优久了,早被寇冲超越。

    周家树倒猢狲散,周夫人整日以泪洗面,还不得不看胡杏娘得意的嘴脸,好在她有儿有女,又有丈夫的宠爱,不过多受些窝囊气罢了。

     三叔三婶等突厥兵走了,也带着家当回来了,因为铺子位置偏僻,损失还算能承担地起。

    很快将家当整理停当,带着俞香月来看俞婉。

    送了不少养胎的吃食,又嘱咐她如何保养身子,俞婉一一听着。

     娘们几个在屋里感叹劫后重生,三婶道:“我在肃州就听说冲哥儿带兵打仗能干地很,不但将人赶了出去,咱们周朝土地朝西面扩张不少,听说朝廷打算建州?这下可好了,州的外面还有州,下次再有战事,咱们可不用跑了。

    ” 俞香月道:“娘你这说得什么话?被打得不全是咱们国家吗?你还不如求神拜佛保佑冲哥儿长命百岁,有他这个忠义伯在,带兵打仗不在话下,咱们才算安枕无忧了。

    ” 娘儿俩将寇冲夸了又夸,又讲流亡路上所见所闻,皆心有余悸。

    俞婉缝着一顶虎头帽,默默听她们说,直到话题转到自己家,“出走的人不少,好在大家互相扶持,总算平安归来了。

    咱们家还算幸运,带得干粮银钱多,不少人家又伤又亡的,唉,往后可再别有战事了。

    ” 沉默一会儿,俞香月突然道:“也不知罗衣是怎么去的,好好待在城里还不会有事,说是偷偷卷了婆家的钱跑路,谁也没看见啊。

    那尸体上刀剑乱砍的样子又实在不像她婆家能做出来的事,二叔二婶现在还在奔波操劳,寻求公道,也不知什么时候下葬。

    ” 三婶也叹,“怎么也是他程家的媳妇,居然不叫入祖坟,你二叔二婶气死了。

    死者为大,生前再多不是,本是明媒正娶的媳妇,又给他家生了个儿子。

    怎么也不该这么绝情。

    ” 后日到家2025字*长腿134老啊姨134整理Q﹐Q群〉⒎︿⒈0⒌】⒏⒏⒌】⒐︰0追﹂更本@文ˇ 后日到家 虽说躲得躲、跑得跑,家家户户其实均有伤亡,这种情况下,罗衣的逝去便显得微不足道。

    她就像所有在战场中无辜丧命的人一样,家中亲人固然悲痛,对旁人来说,不过千千万万个冤魂中的一个,如一片羽毛从眼前飘过,无足轻重。

     俞罗衣到底是俞婉的同族姐妹,寇冲如今又有爵位又有军功,程家不敢得罪。

    二叔二婶来找了俞婉好几次,爹也帮忙说话。

    仗着这层关系,二叔二婶逼程家风光大葬俞罗衣,程家再不甘不愿,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而胡杏娘操办的宴会也就定在罗衣下葬那一日,她现在是春风得意了,府里虽有两个夫人,周夫人再也没有跟她抗衡的资本,整日里龟缩在自己的院子里,将孩子们拘在身边。

    寇建德也算念旧情,对周夫人时有维护。

     胡杏娘将家里的财政大权彻底聚拢在手中,府中的下人看得比谁都清,一股脑巴结过去。

    本来寇冲夫妇早不在永平卫居住,他们有自己的府邸,如今依制还可以修建一座伯爵府。

    俞婉不愉张扬,胡杏娘眼里跟儿子不分你我,由她操办实至名归。

     前一日便给俞婉送了信,叫她过去帮忙安排陪客,又说身子实在不便,当天来也成。

    胡杏娘风光无限,在整个瓜州官家夫人中大出风头。

    俞婉一看信中的意思客套居多,倒不是真心邀请她前去,便顺水推舟,当天再去。

     吃过早饭,临到出门的时辰,惦记着今儿是罗衣大葬的正日子,叫人打点了礼物由爹带着送过去,这才出发。

     永平卫的寇宅装扮地比先前来得那几次还要喜庆,车水马龙,来客络绎不绝。

    俞婉一下车便被围着,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部上来问好,知道大家倒不是冲她这个人,而是忠义伯夫人的名头罢了,寒暄一圈,刘妈妈陪着进了里头院子。

     程家今日给罗衣治丧,刘卿月作为妾,身上戴孝,并不好出门。

    刘妈妈跟俞婉聊了会儿那边的情况,又说起了胡杏娘,“先前程夫人跟夫人都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药,只当不准的,还真就怀上了,夫人越发迷信。

    这不二小姐快一岁了,夫人打算再要一胎,我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