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无非有三点。

     一:首先自己“拉下旋球”的技术要过硬,不能人家给你削过来,你却连拉都拉不回去。

     二:只要能拉回去,那么就是在“拉球”的基础上,添上一些“旋转”,再添上一些“变化”。

     三:要耐心,要稳定,要突变,削球手的站位通常距离球台较远,所以大范围的“左右调动”便可以加大削球手的跑动范围,让对方的削球不是那么的舒适;而突发冷箭般的“前后调动近网球”更是重中之中,削球手与球台有着相当的距离,要是你能突然来上一板子落点近网的变招短搓重点是你真的能对着这又沉又重又远的叠加式下旋球搓成功或拉成功那么,“疲于奔命”又“急切救球”的一方,或许就会变成那个本应是猎人的削球手。

     听听听听!这不就是在说擅长钓球的人嘛!这不就是在指名道姓说迭戈·托雷斯嘛!好好好!西班牙人你多努努力!把那群德国佬(起码是其中的一个)给拉下来! 迭戈·托雷斯曾被广大的非德国籍乒乓球爱好者寄予厚望。

     而他却没有做到。

     或者说,没有完全做到。

     西班牙人确实不止一次地击败过本·诺依曼,但是回顾两人的交手历程,如同水克火般本应占有“客观技术优势”的迭戈·托雷斯,却无法真的在胜负数据中拿下优势。

     细细说来的话,原因有很多,专业的赛后分析师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一个小时,哪怕只是为了节目效果。

     但归根结底不过是 本·诺依曼很强,更强。

     身为削球手的本·诺依曼,远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清楚削球的“弱点”。

     这名站在削球末路的削球手,不允许自己(削球)被彻底地淹没淘汰。

     那些本应用来对付削球的办法依旧有用,但在本·诺依曼的身上却会大打折扣。

     尤其是迭戈·托雷斯又经历了伤病,还是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相当关键的脚腕,这让本对他有所期待的人们,依旧对他抱有期许,这份期许却不得不被残酷的现实浇灭两分。

     球迷是很热情又很凉薄的生物,除了西班牙本国的球迷会对自家球员的伤势报以长期的落泪与真切的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