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秋水郁宁 作品
第51章
开书店
书店要想卖的好,必须要有特色,郁宁想要兼顾的赚钱和行善。
批量生产,薄利多销,这是郁宁想要做的。
要想批量生产,首先得有工具。
郁宁首先想到了印刷术,事不宜迟,她立马找了将军府的工匠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本以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没有想到三天后,工匠们就给她了一个惊喜。
孙涛看着郁宁的眼神带着兴奋,刚开始她以为郁宁想要让他们做出什么玩具,谁知道居然是用来印刷的东西。
郁宁让他们先用《三字经》来做,工匠孙涛和十几徒弟将做出来的成品给郁宁。
郡主真是太聪明了,有了这样的印刷技术,可比用人抄写快多了。
“郡主,你要的时间紧,我们只能先雕刻出一套《三字经》。
” 郁宁看着手里一套使用雕版印刷做出来的三字经点点头,已经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
郁宁:“先把这本《三字经》印五千本,然后再把我给你的书单依次做出来。
” 孙涛一惊:“五千本?” “郡主,会不会太多了。
” 一个书肆的畅销书一个月最多卖两百本,这五千本什么时候能卖完? 以前书卖的慢是因为贵,可是如果原本起码要五十文的书,一下子变成了十文钱呢? 郁宁胸有成竹:“你放心印,其他的不用管。
” “另外,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可以把这些字做成活字单独雕刻,这样下次是使用只需要将字排好就可以了。
” 孙涛眼神一亮,是呀,这样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
孙涛:“郡主真是太聪明了。
” 郡主府的工人们日夜赶工,郁宁趁着这个时候开始为书店做宣传。
王大强是个樵夫,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晓得读书的重要性。
他儿子今年六岁了,也该是读书的年纪了,他好不容易凑钱给儿子送到了私塾里,夫子给学生开蒙的书选的是《三字经》,他也想给儿子买一本。
王大强在东市西市玄武街都逛了不少的书店,《三字经》最便宜的一家书肆卖价还要五十文钱。
而在开蒙的书籍中,《三字经》算是最便宜的一本了,他打听了一下,等孩子大一些学到更高深的内容,一本书起码要三四两银子。
批量生产,薄利多销,这是郁宁想要做的。
要想批量生产,首先得有工具。
郁宁首先想到了印刷术,事不宜迟,她立马找了将军府的工匠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本以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没有想到三天后,工匠们就给她了一个惊喜。
孙涛看着郁宁的眼神带着兴奋,刚开始她以为郁宁想要让他们做出什么玩具,谁知道居然是用来印刷的东西。
郁宁让他们先用《三字经》来做,工匠孙涛和十几徒弟将做出来的成品给郁宁。
郡主真是太聪明了,有了这样的印刷技术,可比用人抄写快多了。
“郡主,你要的时间紧,我们只能先雕刻出一套《三字经》。
” 郁宁看着手里一套使用雕版印刷做出来的三字经点点头,已经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
郁宁:“先把这本《三字经》印五千本,然后再把我给你的书单依次做出来。
” 孙涛一惊:“五千本?” “郡主,会不会太多了。
” 一个书肆的畅销书一个月最多卖两百本,这五千本什么时候能卖完? 以前书卖的慢是因为贵,可是如果原本起码要五十文的书,一下子变成了十文钱呢? 郁宁胸有成竹:“你放心印,其他的不用管。
” “另外,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可以把这些字做成活字单独雕刻,这样下次是使用只需要将字排好就可以了。
” 孙涛眼神一亮,是呀,这样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
孙涛:“郡主真是太聪明了。
” 郡主府的工人们日夜赶工,郁宁趁着这个时候开始为书店做宣传。
王大强是个樵夫,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晓得读书的重要性。
他儿子今年六岁了,也该是读书的年纪了,他好不容易凑钱给儿子送到了私塾里,夫子给学生开蒙的书选的是《三字经》,他也想给儿子买一本。
王大强在东市西市玄武街都逛了不少的书店,《三字经》最便宜的一家书肆卖价还要五十文钱。
而在开蒙的书籍中,《三字经》算是最便宜的一本了,他打听了一下,等孩子大一些学到更高深的内容,一本书起码要三四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