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前世都是素质教育,基本上已经没有体罚。

    没想到穿越到古代,居然还要体会棍棒教育。

     卓万里无法体会林七苏此时的心情,毕竟他从小就是个极为自律的孩子,再加上父母供他上学不易,他从来都能按时完成先生的作业,也没有挨过罚。

     他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有啊,老话说的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嘛。

    ” 林七苏心里崩溃,一边是有人拿着棍子在他身后鞭策他学习,一边是回家种地当农民。

    他选哪样? 林七苏是个识时务的孩子,或者说形势比人强,现在的他只能选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项。

    好歹读书的苦只是暂时的,只要考上秀才,将来他的日子就会好过。

    可回家种地那就是一辈子苦,没有翻身的可能。

     四人继续往前走。

     卓万里在路上为了安林七苏的心,不断说周夫子的好话。

     不过他翻来覆去夸的都是周夫子学问好。

     林文和听卓万里对周夫子的学问钦佩不已,有些好奇,“你们先生不打算考举人吗?” 这古人不是都想做官吗?为什么这周夫子家境优渥却不打算考科举呢? 卓万里摇头,“先生说他志不在此。

    ” 林文和摸摸下巴,好吧,他想左了,这古代还真有人视功名利禄为无物。

     周夫子的学堂名字“老学堂”,寓意: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进取精神。

     卓万里敲门,有门房带他们进去,周夫子正在屋里出题,门房进屋回禀,没多久,便出来见客。

     林文和几人上前施礼,将带了东西放在桌上。

     周夫子听明来意,随意考了林七苏几个问题。

     有的问题,他能答上,有的却不行。

     卓万里眼巴巴看着夫子,按照他的想法,七苏当然跟他一个班级为好。

    这样他们可以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学问,然后下学一块结伴回家。

     可周夫子考较之后却微蹙眉头,“你的学习进度上了不甲班,只能从乙班开始。

    ” 周夫子这边不收启蒙学生,最低也得是识得大部分字,冲着科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