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 卓万里点了点头。

     ** 二月底,两家人领着孩子去国子监报名。

     国子监门口被马车、轿子堵得严严重实实,可以想见前来报名的学子有多少。

     他们也能看出官二代与贫困生的区别对待。

     官二代上国子监交的束脩是贫困生的五倍,但他们只需要报父亲的官位,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就可以直接录取。

     而贫困生却需要为期三天的考试和面试。

     不公平么?是的。

    但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官二代的优待也是他们父辈争取来的。

    他们的父辈曾头悬梁,锥刺股过,他们的儿子得了他们的余荫才有今天这待遇。

    这就是封建社会赋予的规则。

     林文和感慨良多,还不忘给儿子翘了个大拇指,“儿子,你要争取当上官老爷,以后你儿子也会有这些人的待遇。

    ” 林七苏翻了个白眼,他很想怼他爹一句:他不想当官一代,他更想当官二代。

    可惜他爹那张嘴没有把门,他娘不同意他爹考科举。

    要不然他就能坐享其成了。

    哎,他天生就不是享富的命啊。

     幸运的是林七苏和卓万里功课扎实,都被国子监录取了。

     他们进了国子监第二天就知道这里的藏书比白鹭书院多了足有三间屋子。

    为了增大自己的读书量,两人选择住校。

    休沐才归家。

     卓父卓母了为供儿子读书,开始做些小买卖。

     林文和问卓父,卓万里年纪不小了,为什么不给儿子定亲。

     卓父说他们没有根基,将来儿子要是能考上进士,兴许能大户人家会相看他当女婿,到时候在仕途上也能提携一把。

     不得不说,在儿子的前途上,卓父考虑得很周到。

     卓父见他钦佩,有些诧异,“七苏年纪也不小了,难道你不是这么打算的?” 林文和还真没那么多想法,“我们想让七苏选媳妇。

    到时候他挑个自己喜欢的,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 卓父颇有些不认同,“他一个小孩家家哪懂得挑媳妇。

    你们也太胡闹了。

    ” 林文和笑笑,也没当一回事。

     苏南珍见两人又聊开了,催促男人赶紧出去看工人干得怎么样了。

     林文和不敢耽搁,出去了。

     他在街上溜溜达达,意外撞见之前在屏山县担任的县令。

     三年过去,对方还在户部当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