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吟沈谕之 作品

第28章

    可对于普通吃瓜群众而言,自大年初一开始,围绕沈家大火的话题就成了走亲访友的上好谈资。

     民众们不关心后续损失,哪怕再添几把柴也烧不到自家头上。

     豪门大族怎么可能会因为这点损失就大厦倾颓,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他们大可不必拿着基本工资咸吃萝卜淡操心。

     他们最是津津乐道的是所谓内情滋生出的花边新闻或是恩怨情仇,那才是高涨讨论的重点。

     畸形变态的豪门恩怨既能满足普通人的吃瓜好奇心,更能在某种程度上拉近豪门和普通人的距离。

     那些高高在上的有钱人也是人,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是非非,七情六欲,而金钱加码,是非加倍,人性的畸形程度也翻了倍。

     于是流言四起,真假不论,重在参与。

     有人说:沈家兄弟在除夕夜内斗争夺家产,两帮人火并,打得你死我活,最后一同葬生火海。

     有人说:沈家常年独大,挡了别家财路,这才破财遭灾。

     当然也有一小波不被众人过多在意的流言:说沈家一直在暗中偷偷摸摸进行少女和器官贩卖的生意这才早早就完成了资本积累,其中更有官商勾结,上边派了专案组下宁城调查,相关官员为了自保这才提前灭口。

     只这一条在议论中热度不高,过年过节,沉重不谈,更是超过了普通人的理解范畴,违法乱纪的谣传超过传播数量反而自己受害,不值当。

     反倒是两兄弟为争夺家产女人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也更符合大众传播胃口。

     毕竟有不少参加拍卖会的客人亲眼见到当晚的沈谕之如何嚣张跋扈,不仅搅合了为病重老父亲特意举办的慈善拍卖会,更是夸张到以4500万高价拍下了那副彩缎装裱的唐卡度母,只为博美人一笑,而后美人在怀,一路卿卿我我离开锦苑。

     同是当晚,所有口出狂言参与拍卖这副画的二代都被狠狠教训到下不来床。

     第二天傍晚开始,锦苑封山,沿途都有黑衣人布控,不少下山的人看到沈谕之在锦苑门口下车赴宴。

     沈司衍亲自出门,笑脸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