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体格,相反,他也就只是肩宽一点,身高高一点,手臂和腿长一点,即使穿着衣服,也能看出来没有马藏文那样蓬勃的大肌肉块。

     林寐跨上车座,他笑得云淡风轻,“试试不就知道了。

    ” 试试就试试。

     陶楂坐上后座,他跨坐着,一只手牢牢抱住林寐的书包,一只手从背后伸过去死死抠住车座的铁架。

    反正离林寐远远的。

     少年完全不是笨重的体型,上去之后,后轮纹丝不动,林寐轻而易举地就带着他离开了家,往学校去。

     陶楂本来还提着一口气呢,自行车突然动起来,他吓了一跳,惜命得立马就松开车座从后面抱住林寐的腰。

     同为邻居并且相识这么多年,陶楂头一回坐上林寐的自行车。

     陶楂七八岁以后的童年是在林寐带来的阴影下度过的,他的自行车也是。

     他所在的这条巷子分支,路最平也是最直,小孩们不管是学自行车还是滑板轮滑,都喜欢在这一条路上学。

     大家都还在学习期的时候,林寐却已经可以蹬着车去市里书店,再自己蹬回来,他这么厉害,成了鹦鹉巷响当当的小孩。

     陶大行是别家孩子有我的孩子也要有的家长,他被忽悠着买了一辆成人用的自行车,把车座的高度调到最低后,陶楂也只刚刚好踩到踏板。

     可自行车的高度对当时年纪还小的陶楂还是非常骇人,摇摇晃晃的车身让陶楂根本就无法把握住平衡,这也不是导致陶楂没有学会骑自行车的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林寐总是会坐在门口看着自己。

     陶楂不会觉得林寐是在欣赏自己,他搬家来的那天都对自己视而不见。

     林寐一定是在心里嘲笑自己。

     一想到这里,陶楂面红耳赤,连面前的路面都出现了重影。

     “我不学了。

    ”他从车上跳下来,扶着车,“我学不会。

    ” 虽然这么说,但陶楂还是不愿放弃,他趁大家都入睡之后,在外面的路上自己一只脚踩着地,一只脚踩着踏板,艰难地往前挪。

     但不知道是因为车太大了还是因为陶楂学会自行车的心情太过于迫切,导致他手忙脚乱。

     他摔得一身灰扑扑,沮丧地回了房间。

     陶大行和向莹两人都不知道他奋力挣扎过。

    翌日,陶楂就说不学了,学不会,陶大行见儿子那跟霜打茄子的可怜样儿,扛着辆轮自行车又去换了辆四轮的。

     四轮的很好上路,陶楂终于找回了一些成就感。

     只是在稍微懂事点,加上被学校里的同学们笑话过后,才知道只有学不会自行车的小朋友,才会骑这样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