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渊 作品
第4章
《唐·玄武门》第4章在线阅读
仁智宫里的安仁殿是仿照长安太极宫西北部归真观南的安仁殿而造,连殿名都一字未改。
安仁殿的位置背后紧紧靠着高耸的轫壁,周围树木稀少地势平缓,与行宫中其他殿宇相比,安仁殿相对显得简陋破败一些。
太极宫里的安仁殿与关押宫中罪奴黜婢的掖庭仅一墙之隔,仁智宫里自然没有掖庭,但武德七年六月,这个旁边没有掖庭的安仁殿里却无独有偶地关押着一名特殊的罪犯,这名罪犯身份之尊贵,便是将太极宫掖庭内所有罪犯都加在一起也抵不上此人的一根小脚趾头。
作为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李建成的各项待遇仅次于皇帝。
然而看守安仁殿的卫士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皇太子对于这间很难称得上舒适的殿宇和每日那难以下咽的粗食受之如饴。
负责为被囚禁的储君送饭的卫士发现每天送进去的粗粮面饼都被吃得干干净净,连一点残渣都不剩,那碗中毫无滋味的清水也被喝得涓滴不剩,李建成刚刚被带进安仁殿的时候,面色苍白额头带伤,过了这十几日,气色反倒渐渐好了起来,头上的伤也渐渐痊愈了。
此时的李建成,与初到仁智宫时的模样大不相同。
如果李渊或者李世民此刻看到太子殿下这副泰然自若的神情,恐怕都会大感惊异。
安坐在席上的李建成此刻心中一片平静,初时的惊诧和绝望在十几天的**生活当中反倒渐渐消散殆尽,所谓既来之则安之,这位即将被废的储君此刻仿佛完全忘却了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头脑异常冷静清醒。
“看样子,父皇此番虽然动怒,却还不致取我的性命……”大唐开国皇太子缓缓地合上双目,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天皇帝敕使来到东宫颁制时的情景。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正在与几个亲信僚属商讨六部二十四司掌贰和十二卫班值的轮换事宜。
在朝中一向站在自己一边的尚书左仆射魏国公裴寂带领着专责宫廷禁卫的亲、勋、诩三卫兵士包围了显德殿,当着他这个监国储君的面宣布东宫戒严,并同时颁布了皇帝召他前往仁智宫的亲笔敕书,那道敕书上明白无误地宣布自当日起停用皇太子黄金龟钮章,停用太子詹事府所有僚属印信,他在皇帝外出避暑期间监国摄政的权力自那一刻起便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更加令他胆战心惊的是,诏书上正署的不是平日里用于繁杂事务的皇帝行玺,而是用于拜黜诸侯王所用的“皇帝之玺”,诏书上没有侍中的副署——也不需要副署,只有那些加盖皇帝行玺的事务性制敕才须经过门下省的封驳副署,而这一次,皇帝明显不愿任何外臣参议此事。
为何要用皇帝之玺呢?难道父皇已经决心要废黜我了么? 这是李建成见到敕书的那一刻做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
然而在裴寂和敕使退出殿外之后,东宫幕僚的反应,却出乎他意料地坚决果断…… “千错万错,是臣一人之过,与太子殿下无干,臣愿随殿下前往仁智宫,御前请罪。
”东宫左卫率韦挺悔恨交加涕泪长流,跪在座席上向坐在显德殿正座上的大唐太子李建成叩头谢罪。
“这不是季直一人之过!”坐在韦挺对面席上的太子中允王珪摇着头道,“是我识人不明,乔公山、尔文焕二獠,本就是贪图钱财美色的小人,不合用了他们,却害了太子。
” “殿下,事机紧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时若无所作为,无异于坐而待毙!”太子舍人徐师谟颤抖的声调在大殿中回响。
“你要劝我造反?”李建成顿时勃然色变。
徐师谟伏地叩首,语无伦次地道:“如今皇帝御驾在外,秦王侍奉左右,我们如何能知道这究竟是皇帝的意思还是秦王的意思?若万一是秦王的诡计,太子此去岂非是自投罗网?再者,如今长安由太子做主,只要将裴相公和敕使留在东宫内,便不会有外人知道太子章停用的消息,我们也就还有翻盘的机会,毕竟如今京中无主,这是殿下最后的机会,若错过了,后世千秋,难免要笑殿下迂腐……” “愚夫,你既小看了皇帝,也小看了裴老相公。
”坐在一旁的太子洗马魏征魏征本名魏徵,“徵”这个字后来简化为“征”。
冷冷骂道。
这位先后侍奉李密、窦建德两位反王的河北豪俊丝毫也不给徐舍人留情面,继续冷嘲热讽道:“你以为裴相公平日里支持太子,便会在今日犯糊涂?三卫已经入宫,说明宫城外恐怕先一步已经布置好了,左右金吾署此刻应该已经得到了尚书省和十二卫府的行文,此刻扯旗造反,是陷太子于万劫不复……” “玄成所言,确是至理!”东宫首席幕僚太子詹事赵弘智接过了话头。
他顿了顿,道:“若是李少保在此,实在是陪同太子去玉华山的不二人选,即便主上一时为宵小所蒙蔽,他也定能犯颜力谏挽回圣心,皇帝断不会驳他的面子……” 一语甫出,诸东宫官员僚属的脸上,纷纷显出尴尬之色。
赵弘智所说的李少保,便是隋朝太子杨勇的旧臣李纲,皇帝初为太子詹事太子詹事:是东宫的官职,正三品,相当于东宫秘书长或者太子办公室主任。
,此人立身刚正学问精纯,实为朝中首屈一指的通硕大儒,只是脾气古怪为人刻板,与东宫僚属多有不合,因而颇受众人白眼,武德二年便自请致仕,李渊敬重其为人,
安仁殿的位置背后紧紧靠着高耸的轫壁,周围树木稀少地势平缓,与行宫中其他殿宇相比,安仁殿相对显得简陋破败一些。
太极宫里的安仁殿与关押宫中罪奴黜婢的掖庭仅一墙之隔,仁智宫里自然没有掖庭,但武德七年六月,这个旁边没有掖庭的安仁殿里却无独有偶地关押着一名特殊的罪犯,这名罪犯身份之尊贵,便是将太极宫掖庭内所有罪犯都加在一起也抵不上此人的一根小脚趾头。
作为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李建成的各项待遇仅次于皇帝。
然而看守安仁殿的卫士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皇太子对于这间很难称得上舒适的殿宇和每日那难以下咽的粗食受之如饴。
负责为被囚禁的储君送饭的卫士发现每天送进去的粗粮面饼都被吃得干干净净,连一点残渣都不剩,那碗中毫无滋味的清水也被喝得涓滴不剩,李建成刚刚被带进安仁殿的时候,面色苍白额头带伤,过了这十几日,气色反倒渐渐好了起来,头上的伤也渐渐痊愈了。
此时的李建成,与初到仁智宫时的模样大不相同。
如果李渊或者李世民此刻看到太子殿下这副泰然自若的神情,恐怕都会大感惊异。
安坐在席上的李建成此刻心中一片平静,初时的惊诧和绝望在十几天的**生活当中反倒渐渐消散殆尽,所谓既来之则安之,这位即将被废的储君此刻仿佛完全忘却了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头脑异常冷静清醒。
“看样子,父皇此番虽然动怒,却还不致取我的性命……”大唐开国皇太子缓缓地合上双目,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天皇帝敕使来到东宫颁制时的情景。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正在与几个亲信僚属商讨六部二十四司掌贰和十二卫班值的轮换事宜。
在朝中一向站在自己一边的尚书左仆射魏国公裴寂带领着专责宫廷禁卫的亲、勋、诩三卫兵士包围了显德殿,当着他这个监国储君的面宣布东宫戒严,并同时颁布了皇帝召他前往仁智宫的亲笔敕书,那道敕书上明白无误地宣布自当日起停用皇太子黄金龟钮章,停用太子詹事府所有僚属印信,他在皇帝外出避暑期间监国摄政的权力自那一刻起便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更加令他胆战心惊的是,诏书上正署的不是平日里用于繁杂事务的皇帝行玺,而是用于拜黜诸侯王所用的“皇帝之玺”,诏书上没有侍中的副署——也不需要副署,只有那些加盖皇帝行玺的事务性制敕才须经过门下省的封驳副署,而这一次,皇帝明显不愿任何外臣参议此事。
为何要用皇帝之玺呢?难道父皇已经决心要废黜我了么? 这是李建成见到敕书的那一刻做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
然而在裴寂和敕使退出殿外之后,东宫幕僚的反应,却出乎他意料地坚决果断…… “千错万错,是臣一人之过,与太子殿下无干,臣愿随殿下前往仁智宫,御前请罪。
”东宫左卫率韦挺悔恨交加涕泪长流,跪在座席上向坐在显德殿正座上的大唐太子李建成叩头谢罪。
“这不是季直一人之过!”坐在韦挺对面席上的太子中允王珪摇着头道,“是我识人不明,乔公山、尔文焕二獠,本就是贪图钱财美色的小人,不合用了他们,却害了太子。
” “殿下,事机紧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时若无所作为,无异于坐而待毙!”太子舍人徐师谟颤抖的声调在大殿中回响。
“你要劝我造反?”李建成顿时勃然色变。
徐师谟伏地叩首,语无伦次地道:“如今皇帝御驾在外,秦王侍奉左右,我们如何能知道这究竟是皇帝的意思还是秦王的意思?若万一是秦王的诡计,太子此去岂非是自投罗网?再者,如今长安由太子做主,只要将裴相公和敕使留在东宫内,便不会有外人知道太子章停用的消息,我们也就还有翻盘的机会,毕竟如今京中无主,这是殿下最后的机会,若错过了,后世千秋,难免要笑殿下迂腐……” “愚夫,你既小看了皇帝,也小看了裴老相公。
”坐在一旁的太子洗马魏征魏征本名魏徵,“徵”这个字后来简化为“征”。
冷冷骂道。
这位先后侍奉李密、窦建德两位反王的河北豪俊丝毫也不给徐舍人留情面,继续冷嘲热讽道:“你以为裴相公平日里支持太子,便会在今日犯糊涂?三卫已经入宫,说明宫城外恐怕先一步已经布置好了,左右金吾署此刻应该已经得到了尚书省和十二卫府的行文,此刻扯旗造反,是陷太子于万劫不复……” “玄成所言,确是至理!”东宫首席幕僚太子詹事赵弘智接过了话头。
他顿了顿,道:“若是李少保在此,实在是陪同太子去玉华山的不二人选,即便主上一时为宵小所蒙蔽,他也定能犯颜力谏挽回圣心,皇帝断不会驳他的面子……” 一语甫出,诸东宫官员僚属的脸上,纷纷显出尴尬之色。
赵弘智所说的李少保,便是隋朝太子杨勇的旧臣李纲,皇帝初为太子詹事太子詹事:是东宫的官职,正三品,相当于东宫秘书长或者太子办公室主任。
,此人立身刚正学问精纯,实为朝中首屈一指的通硕大儒,只是脾气古怪为人刻板,与东宫僚属多有不合,因而颇受众人白眼,武德二年便自请致仕,李渊敬重其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