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渊 作品

第10章

    长安城都冲不出去。

    ” “不是这样算法!”侯君集一脸不以为然,“就算张亮所约东援不能成行,我们在长安还有六千兵马。

    太子齐王加在一起就算有两万三千兵马,内城总共能容得下多少人争战?我们就算只有千名勇士,若是能得地利天时,一样可把局面反转过来。

    ” 长孙无忌闻言浑身打了个冷战:“你的意思是说潜入太极宫内设伏?” 侯君集冷然道:“这件事情我谋划了不止一日了……” 长孙无忌大摇其头道:“你当真糊涂,且不说这个能否成功,仅只太子齐王一宫一府两万多兵马以外围内,我们就算挟持了皇帝又能如何?诏敕不出宫城,等于废纸一张。

    太子虽说懦弱敦儒,却也是乱世储君,你当东宫就那么死板,静等着皇帝那道传位遗诏?我们能想到的,魏征那假道士一样能想得到……” 侯君集冷冷一笑:“论军力我们在下风,可是若论统军之力,我们就稳居上风。

    我们虽然只有六千人,但忠诚勇武能征惯战的战将一一数来,丘行恭、丘师利、公孙武达、尉迟敬德、程知节、秦叔宝、张士贵、张亮、张公瑾、齐善行、薛万均、刘师立、段志玄、庞卿恽、罗君副、李孟尝、独孤彦云、郑仁泰十数人之多,太子齐王麾下武将虽人数众多,除薛万彻和谢叔方二人外余者皆不足虑。

    一旦内城战端甫发,人心惶惶满城大乱,两万多兵马中唯有这几个人要费些周折,余者只需一道矫敕,立地可降。

    我们六千人有十余员久战骁将统领,或战或走,机动自如。

    所谓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行,若是凭借人多就能取胜,我们这些人早就随着殿下埋骨在武牢关前了。

    ” 长孙无忌用手拍了拍额头:“君集说的是,是我糊涂了。

    若论谋臣武将之力,就连当今朝廷都比不得天策上将府,何况东宫齐王府?如此一来,我们在长安就不是没有一搏之力了……” 他顿了顿,说道:“不过怎么说这也是一步险棋,非万不得已不能用之。

    能够力争远避洛阳以待关中当然是最好,殿下也是这个心思。

    然而万事未雨绸缪总归不会错,择个好时机,将天策诸将一一调到府中独统一军。

    王府护军三千分为六队,调六员骁将统领,如此一旦事机有变,我们可随时待机而动!” 侯君集不耐烦道:“你们文人就是麻烦,办大逆不道的事情,还要择个黄道吉日么?拖拖拉拉何时是个尽头?咱们说干就干,我今日请示大王,明天就调人过去,此事宜早不宜迟……”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君集少安毋躁,这事固然紧急,却万不能草率。

    你或许不谙朝局,我为比部郎中,多少比你要清楚些,如今张亮事发,案子尚未审结。

    此时内廷东宫,长安多少双眼睛紧紧盯着天策府。

    此时若有动作,无异于授人以柄。

    正因为这件事干系太大,我们更要多加个小心,万万草率马虎不得!《周易》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办大事首重机密,否则你我的性命事小,若是连累了秦王,我们就万死莫赎了……” 侯君集怔怔看了长孙无忌一阵,叹道:“唉,你们文官说起话来,总要绕这许多个弯子,真个费劲。

    罢罢,就依你,此事宜早,否则若是万一图穷匕现,恐怕就来不及了。

    将军们接掌印信兵权熟悉队伍,总要花费十几日工夫……” 长孙无忌笑了笑:“君集放心,此事我今晚就给秦王回禀,至于时机么,总归不会误了大事就是!” 侯君集叹道:“这么紧要的关口,大王还有心思参禅烧香,真真令人匪夷所思……” 长孙无忌高深莫测地摇了摇头:“殿下虽然自幼好佛事,却绝非梁武帝等人可比,你没发觉么?若没有大事,殿下平日里是从不去灵感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