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到了这个季节总是满城的机杼声。

     而这个时候,除了自家需要织衣缝补,丝织商贾们也总会雇佣绣娘们将蚕丝纺织成布,运往各地销售,而在苏州城内,只有三家大商有资格做更大的生意。

     辽人的朝贡。

     说是朝贡,其实更像是以前弱小如今强大的辽国用这种名义来敲诈勒索,辽国手工业不发达,但需要大量丝织品,而大魏需要和平,每年过了年中,总有大批的织物需要送到京城,然后几经辗转运到辽人手里。

     这样的生意,一家肯定是吃不下的,长久以来苏州的丝织品朝贡生意向来由三家大商瓜分,想要吃多一点,另外两家的碗自然就要空一些。

     没人知道李明珠想做什么,哪怕宋掌柜也在为眼前少女或有或无的布局而感到困惑。

     话题很快跳了过去,便变成了东家一边盘账一边和掌柜聊些生意上的事,等到账盘得差不多了,闲谈自然也就越发轻松了点,宋掌柜端起茶杯,不知怎的说到了那间小小的书院。

     他的小儿子是在里面读书的。

     “...明儿以前总爱胡闹,最近倒是好学了不少,现在散了学回家也会看书了,都是多亏了姑爷。

    ” 这话有几分真心暂且不论,至少是这一个月来寥寥几次有人在李明珠面前提起“姑爷”这个称呼,恍惚了片刻,她才意识到是在说自己那个名义上的相公,那个住在偏远小楼里的男人。

     她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原本处理生意和盘账时的平静淡定变成少女一瞬间的不知所措,也就只能含蓄的笑笑。

     然后宋掌柜便讲到了最近那间小小书院的传闻。

     “按理说姑爷是先生,该如何教习,我等是不好说的,不过小孩子爱听故事,姑爷又宠溺他们,旁征博引虽是正道,但还是该以学识为重...” 作为家长,说这种带着隐蔽含义的话是怎么也不过分的,李明珠也只能点头称是,等到又闲聊一阵后,才告辞离开。

     等到上了马车发了许久的呆,青石砌成的街面已经走过了四条,她才回过神来。

     “他最近在做什么?” 问的是自己贴身丫鬟,也就不用像在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