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舒宁苏培盛 作品

第492章

    蒙八旗亦不例外,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稚童都可入学。

     无学院毕业证的贵女,取消秀女选秀资格,以初选落选计。

     后宫以齐妃为首的妃嫔,第一批站出来响应,表示愿效仿颖慧夫人和官学夫人,入学院做女先生,教导女童德容言功和新宫规。

     前朝以耿国公为首,表示六部会派出左右侍郎为训导先生,教导男童君子六艺和大清律法。

     京城上下议论纷纷,朝堂上也乍然起了波澜。

     王公大臣家里的孩子,女童将来若是选秀,则可入宫为家里博前程,怎么能出去抛头露面呢? 男童则个顶个都是家里的宝,哪儿舍得往什么学院送,且不说有国子监,家里好几个先生伺候呢,更是荒唐! 再者,后宫妃嫔怎么能出宫? 规矩体统还要不要了! 六部官员都是为了朝廷办事,去教孩子,还做什么官,还要先生做什么? 耿舒宁去了趟畅春园,求见康熙,奉上了《大清皇家学院可持续发展计划书》。

     从八旗弊端,到思想禁锢,再到闭关锁国的害处一一详尽描述清楚。

     胤禛早就私下里隐晦跟康熙提过,耿舒宁所梦国祚的事儿,否则康熙不会那么痛快同意耿舒宁为后。

     他得知大清国祚只有不足三百年,甚至还受屈辱于蛮夷,留下千古骂名,早不知辗转反侧多久,才下了狠心想求变。

     拿到耿舒宁的计划书后,清源书屋里的灯烛亮了好几宿。

     在消息传遍大清,反对的折子从全国各地飞往京城,甚至朝堂上都争吵不休的时候,康熙突然亲自拟旨,叫梁九功入朝宣旨。

     他认下了荣誉院长一职,强调不强求任何人入学,宣布了皇家学院的规矩。

     一,学院内幼童学习五到十年毕业,所学课业皆可积累学分。

     二,毕业后可在大清各地衙门实习,功绩和评称优劣皆可积累学分。

     三,凡入学院有功者,不拘男女先生、官员、官学夫人,皆可积累功德。

     四,学分做功德计,男子高者得御赐赏赐,可入朝、得爵、抬旗,女子得赐婚赏赐,可立女户、封女官、抬旗,皆可换丹书铁契。

     这道旨意,像在热油上起了一把火,叫满大清上下都烧得热闹非凡。

     这下子没人再说荒唐,太上皇和皇上都坚持,大臣们想反对也反对不了。

     而且此事跟百姓也没什么关系,动用的还是皇上和皇后的私库,想拿有损国体说事儿都闹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