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锋单军的 作品
第5章
子陷住,不得不停了下来。
裹着军大衣、戴着眼镜的一个中尉推开车门,呼着白气下了车。
“前面可能上不去了。
” J省省军区边防团边防六连副指导员张新文看了看前面的路,对车后的年轻军官说。
车后座的车门也已经打开,上面的人下了车。
他的军靴陷进积雪里,几乎漫到了靴沿。
军官抬头向前面看去,雪渐渐下大,风越刮越猛,积雪快要与狭窄盘山路的护栏平齐,护栏那边就是陡峭的悬崖。
张新文有些焦急,看看天色,出发时还晴空万里可气候说变就变,虽然是刚过中午,但是山里天黑得早,尤其是这种风雪天,下午四点多就天黑,一旦天黑车和人都得困在山上,这种天气在索兰山过夜是非常危险的。
张新文担心的不仅仅是路难行,更是这位刚刚到边防六连挂职的新任连长。
这个新来蹲点的连长来自大城市,年纪轻轻,比他还小一岁,听说还是来自发达地区的城里人,怎么被分到这冰天雪地的北疆蛮荒来了,说好听是扎根基层,说难听简直跟流放差不多,这地方,这年轻的新连长受不受得了,张新文真没底。
第3章 “前面还有多远?” “报告,还有七八公里。
” 单军抬起头,站在及靴的雪地中向上望。
寒风裹着雪片打在他脸上,漫天飘雪里,前面的山路已经看不清,峰顶笼在一片寒冷的雪雾缭绕之中。
传说中的“天边哨”,像真的远在天边,完全不见影踪。
单军来到J省军区某边防团边防六连挂职连长,已经大半个月了。
边防六连连部在索兰山脚下,靠近一个边境小镇。
这里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边防连就在三国边境的扼要之处守护祖国的北境。
从边境小镇出发要走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山脚下的连部。
连长姓赵,今年已经三十大几,马上就要转业。
向单军介绍情况时,老连长说,边防六连是团里执勤点位最多、分管边境线最长、驻防最偏远的单位,分管着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也是团里最苦条件最差的单位。
“这地方,新兵怕被分来,干部也怕被分来,不是觉悟不高,实在是太苦,太远了。
”老连长叹息着摇了摇头。
单军来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在全军有名的艰苦单位
裹着军大衣、戴着眼镜的一个中尉推开车门,呼着白气下了车。
“前面可能上不去了。
” J省省军区边防团边防六连副指导员张新文看了看前面的路,对车后的年轻军官说。
车后座的车门也已经打开,上面的人下了车。
他的军靴陷进积雪里,几乎漫到了靴沿。
军官抬头向前面看去,雪渐渐下大,风越刮越猛,积雪快要与狭窄盘山路的护栏平齐,护栏那边就是陡峭的悬崖。
张新文有些焦急,看看天色,出发时还晴空万里可气候说变就变,虽然是刚过中午,但是山里天黑得早,尤其是这种风雪天,下午四点多就天黑,一旦天黑车和人都得困在山上,这种天气在索兰山过夜是非常危险的。
张新文担心的不仅仅是路难行,更是这位刚刚到边防六连挂职的新任连长。
这个新来蹲点的连长来自大城市,年纪轻轻,比他还小一岁,听说还是来自发达地区的城里人,怎么被分到这冰天雪地的北疆蛮荒来了,说好听是扎根基层,说难听简直跟流放差不多,这地方,这年轻的新连长受不受得了,张新文真没底。
第3章 “前面还有多远?” “报告,还有七八公里。
” 单军抬起头,站在及靴的雪地中向上望。
寒风裹着雪片打在他脸上,漫天飘雪里,前面的山路已经看不清,峰顶笼在一片寒冷的雪雾缭绕之中。
传说中的“天边哨”,像真的远在天边,完全不见影踪。
单军来到J省军区某边防团边防六连挂职连长,已经大半个月了。
边防六连连部在索兰山脚下,靠近一个边境小镇。
这里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边防连就在三国边境的扼要之处守护祖国的北境。
从边境小镇出发要走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山脚下的连部。
连长姓赵,今年已经三十大几,马上就要转业。
向单军介绍情况时,老连长说,边防六连是团里执勤点位最多、分管边境线最长、驻防最偏远的单位,分管着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也是团里最苦条件最差的单位。
“这地方,新兵怕被分来,干部也怕被分来,不是觉悟不高,实在是太苦,太远了。
”老连长叹息着摇了摇头。
单军来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在全军有名的艰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