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锋单军的 作品
第21章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跟在周海锋的身后,在阳光的照射里,单军随着周海锋爬上了顶峰的一处观望台。
这里就是执勤点上面的观察哨,一览众山小,眼前层峦叠嶂尽收眼底。
哨位前的一处平台上有一个简陋的国旗台,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
这天没起风,单军看着周海锋把国旗挂上去升起来,和他一起在旗台下敬礼。
周海锋告诉单军,山里一年到头都刮风,趁着没风的时候就来升旗,没断过。
周海锋带着他看了站岗值勤的哨位,哨点日志,储备淡水的蓄水池,还有下面的军事通讯设施,履行一个哨兵的职责,向新任的连长尽职汇报这个执勤点的情况。
这是他身为一个军人的职责,单军尊重他的这份职责,了解哨点的情况也是他这个连长应尽的责任。
可是亲眼看到了观察哨的简陋,想到周海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单军还是忍着心头的煎熬。
回到国旗台前,山里开始起风了,旗杆有些摇晃。
周海锋把旗绳紧了紧,固定在旗台上绑得更结实一些。
“这么小的哨点,也要升旗?”单军问。
按常规,辅助执勤点因为地方小人员少,没有升国旗的要求。
周海锋看着国旗,对单军说:“我刚来执勤点时,这里有个老班长。
山顶经常刮大风,风大起来旗台子都刮断过,但只要能升上去,他就会把旗升起来。
” 原先守哨的老班长四十多了,老婆孩子都在老家。
周海锋来的时候,他7年没回过家了,孩子9岁了不记得爸爸长什么样,只认识照片不认识真人。
在偏僻的边防哨所,这样的老志愿兵很多。
“刚来的时候,我问过他。
他说,升了旗,哨所就有了个根。
遇上风雪天,也能给山里巡逻的弟兄们指个路。
” 单军抬起头,风和日丽的天气,蓝天碧空如洗,鲜艳的国旗在天空微微飘动,更衬得红色醒目。
然而在这一片荒凉的深山里,这面孤零零的旗帜显得是这么突兀。
“后来他复员以后,就剩下你一个了?” 单军猜测着,心里不是滋味。
周海锋默不作声地绑紧了绳,抬头看了看国旗。
“他不在了。
”
跟在周海锋的身后,在阳光的照射里,单军随着周海锋爬上了顶峰的一处观望台。
这里就是执勤点上面的观察哨,一览众山小,眼前层峦叠嶂尽收眼底。
哨位前的一处平台上有一个简陋的国旗台,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
这天没起风,单军看着周海锋把国旗挂上去升起来,和他一起在旗台下敬礼。
周海锋告诉单军,山里一年到头都刮风,趁着没风的时候就来升旗,没断过。
周海锋带着他看了站岗值勤的哨位,哨点日志,储备淡水的蓄水池,还有下面的军事通讯设施,履行一个哨兵的职责,向新任的连长尽职汇报这个执勤点的情况。
这是他身为一个军人的职责,单军尊重他的这份职责,了解哨点的情况也是他这个连长应尽的责任。
可是亲眼看到了观察哨的简陋,想到周海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单军还是忍着心头的煎熬。
回到国旗台前,山里开始起风了,旗杆有些摇晃。
周海锋把旗绳紧了紧,固定在旗台上绑得更结实一些。
“这么小的哨点,也要升旗?”单军问。
按常规,辅助执勤点因为地方小人员少,没有升国旗的要求。
周海锋看着国旗,对单军说:“我刚来执勤点时,这里有个老班长。
山顶经常刮大风,风大起来旗台子都刮断过,但只要能升上去,他就会把旗升起来。
” 原先守哨的老班长四十多了,老婆孩子都在老家。
周海锋来的时候,他7年没回过家了,孩子9岁了不记得爸爸长什么样,只认识照片不认识真人。
在偏僻的边防哨所,这样的老志愿兵很多。
“刚来的时候,我问过他。
他说,升了旗,哨所就有了个根。
遇上风雪天,也能给山里巡逻的弟兄们指个路。
” 单军抬起头,风和日丽的天气,蓝天碧空如洗,鲜艳的国旗在天空微微飘动,更衬得红色醒目。
然而在这一片荒凉的深山里,这面孤零零的旗帜显得是这么突兀。
“后来他复员以后,就剩下你一个了?” 单军猜测着,心里不是滋味。
周海锋默不作声地绑紧了绳,抬头看了看国旗。
“他不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