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伺候

    告了假,庄怜儿也没闲下来。

     庄家富甲一方,许家在文坛地位甚高,二人的婚事马虎不得,早早就着手准备,这第一桩事,就是通知各路亲友。

     庄怜儿提着笔,对着信纸发呆。

     从小到大,因为家里富裕,围在她身边的朋友倒是不少,但是能称为闺中密友的,只有一人,李家的大小姐李月婵。

     然而,自从李月婵一年前被丞相府退亲,就出家做了坤道,至今都没有再回来。

     在大夏,女子入观不是什么丢人事,相反,这恰恰能代表女子背后的家族财力之盛。

    要想入观,必要掏出一大笔银子,又要随身带着侍女,娇生惯养的小姐们吃不了苦,出门在外,每经过一处就要购置一套宅子,置办一大堆东西。

    所以,做坤道,是如今富家小姐们出门游玩的借口,既能不受家里约束,说出去又能博得好名声。

     李月婵这一年云游四方,还收了不少美名,风流在外,与诸多公子有了牵扯,世人唤她一声静婵仙姑。

     浓重的黑墨,晕开在上好的衡阳纸上。

     庄怜儿回过神,换了张纸轻轻铺开,一边叹气,一边动笔。

     当时退亲一事,让李月婵在京中成了天大的笑话,庄怜儿并不想强求她来。

     若是她糟了那样的羞辱,必然一辈子不会回京了。

     写完信的半月后,张氏带着绣娘来给庄怜儿量身子。

    张氏这几日听了太多祝贺,脸都笑酸了,进了女儿的房子,才缓口气,朝绣娘道:“都仔细些,嫁衣一定要合身。

    ” 绣娘看着叁十出头,笑吟吟得:“那是自然的,这京中第一美人的嫁衣,不用夫人您说,咱们也不敢怠慢!” 另一个稍年长些的姑姑拿着尺绳,比划道:“庄姑娘,将这衣裳脱了吧!否则呀,这大小就不对了。

    ” 庄怜儿没有扭捏,一件件褪了衣裳,问母亲:“娘,月婵可有回信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