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褚人获 作品
第55回 徐世勣一恸成丧礼 唐秦王亲唁服军心
,了结三生。
既蒙皇恩浩荡,谅此遗孤,罪不重科,望三位将军,俯念夙昔交情,六尺之孤全赖始终护持。
妾从此同归泉壤,虽死犹生。
”说罢,竟将身边佩刀,向项下一刎。
王当仁在旁,如飞拉住,众将上前劝慰。
正在忙乱之际,墓内王伯当夫人,也向那石上触去。
幸亏尤安人与连夫人扶定,得以幸免。
程知节见内外忙乱定了,向秦叔宝道:“秦大哥,弟进长安去复命,两公家眷,仗你好生照管。
”魏玄成对程知节道:“兄去复命,弟有一扎与徐义扶,兄可带去。
如有人来吊祭,兄可作速先来报知。
”知节应诺,如飞赶进长安城,见了母亲与秦伯母,即到西府去见秦王。
其时秦王因刘武周差宋金刚、尉迟敬德,杀败唐将,围了并州。
齐王元吉慌了,画了尉迟敬德图像,带了妻孥,偷出北门,逃回长安。
秦王正与唐帝同众大臣,在太和殿看齐王带来敬德的画像。
知节进朝去见了唐帝、秦王,唐帝问道:“卿前去带了多少部曲来归唐?”知节道:“臣自己名下,只有二千步兵。
瓦岗山寨有二臣,一名尤俊达,一名连明,说有二三千甲士。
徐世勣、秦琼与众将,在黎阳带来马步兵将,有四五千。
共有一万多人马,今俱屯扎在熊州熊耳山。
伺魏公入土后,诸将即便统众来归陛下。
”唐帝大喜,问程知节道:“卿还去否?”知节道:“臣还要去送葬呢!然后即举部曲来归长安。
”说了,即便辞朝出来,忙去会着了徐义扶,把魏玄成手札与他看了,书上止不过说李、王家眷如何贞烈,三军如何伤感。
叫他令媛惠妃夫人,念昔日王娘娘旧谊,撺掇秦王,在朝廷面前讨一坛御祭下来,以安众心。
义扶会意,即便进西府去与惠妃夫人说知。
夫人常念王娘娘之情,遂与秦王说了,将魏征与父亲的书与秦王看了。
秦王便向朝廷讨下御祭,要在礼部堂中,差一员官去。
秦王对众谋士道:“魏家兵卒,共有准万,今齐赴熊州。
那些将士,孤晓得尽是能征惯战,若非孤自去慰吊,焉能使众军士心悦诚服?”众谋士诚恐亵尊,皆说未可。
秦王道:“昔三国时,刘备与孙权共争天下,鏖战数番,孔明用计气死周瑜,孔明亲往吴郡,慰吊周郎,吴家兵将,为之感泣。
今李密系隋之大臣后裔,门弟既高,谋略又劲,非草泽英雄类比。
只因他好为自用,不肯用人,以致一败,失志来归。
今他已死,雠仇已解,孤欲去吊者,为国家计也,岂真吊车密哉!诸君何不识权变,而昧于大义耶!”众谋士齐声道:“此皆殿下宽仁大度,虑出万全。
”于是秦王定了旨意,带了西府许多谋臣武士,先命徐义扶赍御祭旨意前行。
惠妃夫人,亦有私吊礼仪候问王娘娘,托父亲馈送。
徐义扶同程知节,连夜兼程,先往熊州来报知。
魏之将士,见说唐主赐了御祭,秦王又自来吊,各各欢忻。
徐懋功把执事派定,魏征、秦琼管待西府谋臣。
程知节、王当仁管待西府将士。
尤俊达、连明管收来吊礼义。
王簿、柳周臣犒赏唐家兵卒。
徐世勣又谕各将士,务须盔甲鲜明,旗号整齐,五里一营,十里一亭。
一应各项,吩咐停当,点骑兵二十名,昼夜打探。
不多几日,秦王到了熊州,听见三声炮响,早有四五百白衣甲将士来接,手中拿了一揭,跪在地上禀道:“左哨子总苗梁,迎接干岁而过。
”又行了四五里,又是许多白甲兵将,放炮递揭跪接,如此过了七八处。
秦王坐在宝辇中,见那些兵马,一个个盔甲鲜明,旗带整齐,心中转道:“魏之将帅经营,可称知礼知义矣,李密无成,真为可惜。
”一路缓行,离熊耳山尚有数里,忽听得轰天三声大炮,鼓角齐鸣。
徐世勣、魏征、秦琼率领许多将士,齐齐鞠躬站定,将到辇旁,尽皆俯伏。
秦王早已看见,忙在辇中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众位先生请起。
”魏之将帅让辇过了,齐上马随着。
一路里鼓乐引导,行伍簇拥,将到墓门,又是大炮三声。
秦王停辇,众官揖进三间挂彩大卷棚内坐定。
秦王问徐义扶道:“朝廷御架过了未曾?”徐义扶道:“已过了。
”秦王即起身更衣,换了暗龙纯素绫袍,腰间束了蓝田碧玉带。
徐世勣等,忙到轩前,向秦王拜辞,秦王不允,必要进去一祭。
众宾僚陪着拥进墓门,魏家兵将又齐齐跪下,迎进墓去。
到了拜亭,秦王站定,举眼一看,见墓外供着一个金字牌位,上写:唐故光禄卿上柱国驸马邢国公李讳密之位。
侧首一个牌位上写:唐故右卫大将军王讳勇之位。
左首徐世勣、魏征、秦琼、程知节四五个将帅,俱著了麻衣衰经还礼。
右首王当仁扶着三四岁的世子启运,亦是麻衣衰经,俯伏在地。
墓内哭声震天。
阴阳赞礼,秦王一头祭,一头哭,道他当初在金墉时,何等气概,何等威风,多少非望,只此结局!只见邈邈遗雏,未满三尺,墓内哭声,哀号凄惨。
秦王虽是英雄,睹此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
众官看见秦王如此,亦各哀号伏泣,惹得一军皆哭。
秦王祭毕上辇,回至宾馆棚内更衣。
徐世勣拥了世子启运,同众将上前叩谢。
秦王扶起懋功等道:“众先生料理完了,作速进长安,以慰朝廷悬悬之望。
”徐世勣道:“臣等不敢迟延,即在数日内,带领诸将前来面帝。
”说了如飞归墓,前西府文武宾僚,无不备纸行吊。
秦王起驾,魏将仍送至十里外转来。
秦王祭礼外,又发犒赏军银五千两。
众军士无不踊跃欢喜。
徐懋功忙叫书记,写成两道谢表,命柳周臣赍表随秦王先入长安,即择日将二柩下土安葬完了,料理起身。
王娘娘与王伯当夫人,愿甘守墓,不肯随行,懋功等无奈,只得拨了三四十名军校,守在墓前,再作区处。
大家统领管辖兵卒,陆续起行。
到了长安,先进西府,谒了秦王。
秦王率领魏家大小臣子,朝见唐帝。
徐世勣把军士花名册籍呈上,唐帝看了大喜。
即授徐世勣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为右武卫大将军、罗士信为马军总管、尤俊达左三统军、连明右四统军、王簿马步总管。
王簿奏道:“臣不敢受职。
”唐帝道:“为何?”王簿道:“臣此来一觐天颜,识尧舜之君;一叩谢皇恩隆故主之礼。
臣冒死尚有一言上读天听。
”唐主道:“朕不罪汝,快奏来。
”王簿道:“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
今故主怀德来归,蒙圣恩格外施仁,赦其过而隆其礼,以官爵之,以婚赐之,宠眷已极。
不意故主李密一朝失志,自戕其命。
众臣皆沐恩泽,独使孱弱之妻,几欲捐生;怀抱之孤,如同朝露。
此果死者不足矜,而生者实可恤。
若论子民,今则为唐家之子民也,若论伦理,岂非唐家之姻戚耶!今独孤公主尚居邢府,虽或伉俪未深,一经醮庙,即名之夫妇,岂不念彼之子,即伊之子,忍使置之露宿野处之间。
使圣神文武之君,致后世作史者,摇唇鼓舌,何以令四方仰德耶!此臣所以愿为遗民,而不愿为廷臣也。
”唐家听了大喜道:“卿乃武臣,何能辨析大义若此。
魏之将帅,何多能也!”即命礼部,差官迎接王氏,并伊于启运,更名启心,及王勇之妻,到邢府与独孤公主赡养守孤。
加赐王簿虎翼大将军,其余祖君彦、柳周臣等,各各赐爵。
王簿同众人谢恩归班。
正在封赏之时,只见有晋阳治州文书飞马来报,说刘武周围城紧迫,危在旦夕,伏乞陛下火速拨兵救援。
唐帝道:“晋阳乃中原咽喉之所,岂可有失;但急切问,少一个能将耳。
”徐世勣奏道:“臣等愿竭犬马,扫除武周,以报万一。
”唐帝道:“朕久知卿足智多谋,有将帅之才,但恨宋金刚部下有一员将,名尉迟恭,骁勇绝伦,难以克敌。
”因指壁间图像道:“此即尉迟揭奴之像也,卿等不妨观之。
”秦王引徐世勣等一班众臣,齐到图像边来细看,果是身长九尺,铁脸圆睛,横唇阔口,满嘴暇须,双鼻高耸,头戴铁幞头,身穿红勒甲。
手持一根竹节钢鞭,竟如黑煞天神之状。
徐世勣道:“此不过一勇之丑奴,何足怪异?”秦琼对秦王道:“小卒丑奴,何堪图像,以亵大唐殿廷,乞陛下假笔与臣以涂抹之。
”秦王即命左右取笔与叔宝,叔宝执笔在手,咬牙怒目,把像从上至下,尽加涂坏,俯伏奏道:“臣愿领兵三千,赶到晋阳,去灭此贼,如若不胜,愿甘法律。
”唐帝大喜道:“恩卿肯去,必能奏功,朕何优焉!”即敕徐世勣为讨虏大元帅、秦琼为讨虏大将军、王簿为正先锋、罗士信为副先锋、程知节为催粮总管。
命秦王为监军大使灭虏都招讨,领唐将押后。
各各辞帝,连夜领兵起行,望并州而去。
正是: 若要攀龙树勋绩,还须血战上沙场。
既蒙皇恩浩荡,谅此遗孤,罪不重科,望三位将军,俯念夙昔交情,六尺之孤全赖始终护持。
妾从此同归泉壤,虽死犹生。
”说罢,竟将身边佩刀,向项下一刎。
王当仁在旁,如飞拉住,众将上前劝慰。
正在忙乱之际,墓内王伯当夫人,也向那石上触去。
幸亏尤安人与连夫人扶定,得以幸免。
程知节见内外忙乱定了,向秦叔宝道:“秦大哥,弟进长安去复命,两公家眷,仗你好生照管。
”魏玄成对程知节道:“兄去复命,弟有一扎与徐义扶,兄可带去。
如有人来吊祭,兄可作速先来报知。
”知节应诺,如飞赶进长安城,见了母亲与秦伯母,即到西府去见秦王。
其时秦王因刘武周差宋金刚、尉迟敬德,杀败唐将,围了并州。
齐王元吉慌了,画了尉迟敬德图像,带了妻孥,偷出北门,逃回长安。
秦王正与唐帝同众大臣,在太和殿看齐王带来敬德的画像。
知节进朝去见了唐帝、秦王,唐帝问道:“卿前去带了多少部曲来归唐?”知节道:“臣自己名下,只有二千步兵。
瓦岗山寨有二臣,一名尤俊达,一名连明,说有二三千甲士。
徐世勣、秦琼与众将,在黎阳带来马步兵将,有四五千。
共有一万多人马,今俱屯扎在熊州熊耳山。
伺魏公入土后,诸将即便统众来归陛下。
”唐帝大喜,问程知节道:“卿还去否?”知节道:“臣还要去送葬呢!然后即举部曲来归长安。
”说了,即便辞朝出来,忙去会着了徐义扶,把魏玄成手札与他看了,书上止不过说李、王家眷如何贞烈,三军如何伤感。
叫他令媛惠妃夫人,念昔日王娘娘旧谊,撺掇秦王,在朝廷面前讨一坛御祭下来,以安众心。
义扶会意,即便进西府去与惠妃夫人说知。
夫人常念王娘娘之情,遂与秦王说了,将魏征与父亲的书与秦王看了。
秦王便向朝廷讨下御祭,要在礼部堂中,差一员官去。
秦王对众谋士道:“魏家兵卒,共有准万,今齐赴熊州。
那些将士,孤晓得尽是能征惯战,若非孤自去慰吊,焉能使众军士心悦诚服?”众谋士诚恐亵尊,皆说未可。
秦王道:“昔三国时,刘备与孙权共争天下,鏖战数番,孔明用计气死周瑜,孔明亲往吴郡,慰吊周郎,吴家兵将,为之感泣。
今李密系隋之大臣后裔,门弟既高,谋略又劲,非草泽英雄类比。
只因他好为自用,不肯用人,以致一败,失志来归。
今他已死,雠仇已解,孤欲去吊者,为国家计也,岂真吊车密哉!诸君何不识权变,而昧于大义耶!”众谋士齐声道:“此皆殿下宽仁大度,虑出万全。
”于是秦王定了旨意,带了西府许多谋臣武士,先命徐义扶赍御祭旨意前行。
惠妃夫人,亦有私吊礼仪候问王娘娘,托父亲馈送。
徐义扶同程知节,连夜兼程,先往熊州来报知。
魏之将士,见说唐主赐了御祭,秦王又自来吊,各各欢忻。
徐懋功把执事派定,魏征、秦琼管待西府谋臣。
程知节、王当仁管待西府将士。
尤俊达、连明管收来吊礼义。
王簿、柳周臣犒赏唐家兵卒。
徐世勣又谕各将士,务须盔甲鲜明,旗号整齐,五里一营,十里一亭。
一应各项,吩咐停当,点骑兵二十名,昼夜打探。
不多几日,秦王到了熊州,听见三声炮响,早有四五百白衣甲将士来接,手中拿了一揭,跪在地上禀道:“左哨子总苗梁,迎接干岁而过。
”又行了四五里,又是许多白甲兵将,放炮递揭跪接,如此过了七八处。
秦王坐在宝辇中,见那些兵马,一个个盔甲鲜明,旗带整齐,心中转道:“魏之将帅经营,可称知礼知义矣,李密无成,真为可惜。
”一路缓行,离熊耳山尚有数里,忽听得轰天三声大炮,鼓角齐鸣。
徐世勣、魏征、秦琼率领许多将士,齐齐鞠躬站定,将到辇旁,尽皆俯伏。
秦王早已看见,忙在辇中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众位先生请起。
”魏之将帅让辇过了,齐上马随着。
一路里鼓乐引导,行伍簇拥,将到墓门,又是大炮三声。
秦王停辇,众官揖进三间挂彩大卷棚内坐定。
秦王问徐义扶道:“朝廷御架过了未曾?”徐义扶道:“已过了。
”秦王即起身更衣,换了暗龙纯素绫袍,腰间束了蓝田碧玉带。
徐世勣等,忙到轩前,向秦王拜辞,秦王不允,必要进去一祭。
众宾僚陪着拥进墓门,魏家兵将又齐齐跪下,迎进墓去。
到了拜亭,秦王站定,举眼一看,见墓外供着一个金字牌位,上写:唐故光禄卿上柱国驸马邢国公李讳密之位。
侧首一个牌位上写:唐故右卫大将军王讳勇之位。
左首徐世勣、魏征、秦琼、程知节四五个将帅,俱著了麻衣衰经还礼。
右首王当仁扶着三四岁的世子启运,亦是麻衣衰经,俯伏在地。
墓内哭声震天。
阴阳赞礼,秦王一头祭,一头哭,道他当初在金墉时,何等气概,何等威风,多少非望,只此结局!只见邈邈遗雏,未满三尺,墓内哭声,哀号凄惨。
秦王虽是英雄,睹此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
众官看见秦王如此,亦各哀号伏泣,惹得一军皆哭。
秦王祭毕上辇,回至宾馆棚内更衣。
徐世勣拥了世子启运,同众将上前叩谢。
秦王扶起懋功等道:“众先生料理完了,作速进长安,以慰朝廷悬悬之望。
”徐世勣道:“臣等不敢迟延,即在数日内,带领诸将前来面帝。
”说了如飞归墓,前西府文武宾僚,无不备纸行吊。
秦王起驾,魏将仍送至十里外转来。
秦王祭礼外,又发犒赏军银五千两。
众军士无不踊跃欢喜。
徐懋功忙叫书记,写成两道谢表,命柳周臣赍表随秦王先入长安,即择日将二柩下土安葬完了,料理起身。
王娘娘与王伯当夫人,愿甘守墓,不肯随行,懋功等无奈,只得拨了三四十名军校,守在墓前,再作区处。
大家统领管辖兵卒,陆续起行。
到了长安,先进西府,谒了秦王。
秦王率领魏家大小臣子,朝见唐帝。
徐世勣把军士花名册籍呈上,唐帝看了大喜。
即授徐世勣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为右武卫大将军、罗士信为马军总管、尤俊达左三统军、连明右四统军、王簿马步总管。
王簿奏道:“臣不敢受职。
”唐帝道:“为何?”王簿道:“臣此来一觐天颜,识尧舜之君;一叩谢皇恩隆故主之礼。
臣冒死尚有一言上读天听。
”唐主道:“朕不罪汝,快奏来。
”王簿道:“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
今故主怀德来归,蒙圣恩格外施仁,赦其过而隆其礼,以官爵之,以婚赐之,宠眷已极。
不意故主李密一朝失志,自戕其命。
众臣皆沐恩泽,独使孱弱之妻,几欲捐生;怀抱之孤,如同朝露。
此果死者不足矜,而生者实可恤。
若论子民,今则为唐家之子民也,若论伦理,岂非唐家之姻戚耶!今独孤公主尚居邢府,虽或伉俪未深,一经醮庙,即名之夫妇,岂不念彼之子,即伊之子,忍使置之露宿野处之间。
使圣神文武之君,致后世作史者,摇唇鼓舌,何以令四方仰德耶!此臣所以愿为遗民,而不愿为廷臣也。
”唐家听了大喜道:“卿乃武臣,何能辨析大义若此。
魏之将帅,何多能也!”即命礼部,差官迎接王氏,并伊于启运,更名启心,及王勇之妻,到邢府与独孤公主赡养守孤。
加赐王簿虎翼大将军,其余祖君彦、柳周臣等,各各赐爵。
王簿同众人谢恩归班。
正在封赏之时,只见有晋阳治州文书飞马来报,说刘武周围城紧迫,危在旦夕,伏乞陛下火速拨兵救援。
唐帝道:“晋阳乃中原咽喉之所,岂可有失;但急切问,少一个能将耳。
”徐世勣奏道:“臣等愿竭犬马,扫除武周,以报万一。
”唐帝道:“朕久知卿足智多谋,有将帅之才,但恨宋金刚部下有一员将,名尉迟恭,骁勇绝伦,难以克敌。
”因指壁间图像道:“此即尉迟揭奴之像也,卿等不妨观之。
”秦王引徐世勣等一班众臣,齐到图像边来细看,果是身长九尺,铁脸圆睛,横唇阔口,满嘴暇须,双鼻高耸,头戴铁幞头,身穿红勒甲。
手持一根竹节钢鞭,竟如黑煞天神之状。
徐世勣道:“此不过一勇之丑奴,何足怪异?”秦琼对秦王道:“小卒丑奴,何堪图像,以亵大唐殿廷,乞陛下假笔与臣以涂抹之。
”秦王即命左右取笔与叔宝,叔宝执笔在手,咬牙怒目,把像从上至下,尽加涂坏,俯伏奏道:“臣愿领兵三千,赶到晋阳,去灭此贼,如若不胜,愿甘法律。
”唐帝大喜道:“恩卿肯去,必能奏功,朕何优焉!”即敕徐世勣为讨虏大元帅、秦琼为讨虏大将军、王簿为正先锋、罗士信为副先锋、程知节为催粮总管。
命秦王为监军大使灭虏都招讨,领唐将押后。
各各辞帝,连夜领兵起行,望并州而去。
正是: 若要攀龙树勋绩,还须血战上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