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元宝 作品

第112章 中二青年欢乐多(二更)

    张皇后派人送来银子,足足有两万两。

     张家也派人送来了银子,没敢越过皇后娘娘,取了个吉利数,一万八千两。

     堪称雪中送炭。

     刘珩高兴坏了,有了这两笔银子,就可以解他燃眉之急,挖掘池塘水库的钱就有了。

     张五郎和刘珩感情好,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我家老头子够偏心的,只给你送银子,我却一文钱都没有。

    好歹送几件新衣服,或是送几匹布也好啊!” “你现在是挣月俸的人,你怎么好意思还问家里要钱?”刘珩耻笑他。

     张五郎理直气壮,“殿下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封地,还问皇后娘娘要钱。

    你都好意思要钱,我当然也好意思。

    不行,我现在就写信回家,让家里老头子也给我送点钱过来。

    ” 刘珩:“” 能这么对比吗? “本王的银子是用来发展封地。

    你的银子是用来吃喝玩乐。

    ” “王爷可别说了,自从来到封地,我可是一天都没懈怠,鞋子都跑烂了两双。

    哎,你这封地啊,山里来山里去,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

    地势平坦的地方也有,就是太少了。

    ” 最近,张五郎也跟着跑了跑了广大乡村,清点人口,丈量土地,绘制地图。

     张五郎曾跟着工部一位员外郎,学过绘制地图。

    据那位官员说,张五郎在这方面还有点天赋。

     于是乎、 手头缺乏人才的刘珩,就将张五郎赶出去熟悉地形地貌,绘制一张封地全貌图,有大用。

     这件差事一时半会办不完,到目前为止,张五郎才绘制了五个乡镇的地图,鞋子都跑烂了,太苦了。

     绘制地图就不是人干的事,尤其不是他这种习惯享受的纨绔子弟能干的事。

     这不,特意跑回农闲庄,要打牙祭,开小灶,吃香喝辣。

     用他的话说,得养点膘才有力气继续为王爷分忧。

     蒋胖子得知他回来,嚷嚷着要做一个烧肥肠,还要来个烧鸭子。

     张五郎挥舞着双手,兴奋啊,“别忘了猪头肉,猪尾巴,猪耳朵各种下酒菜卤味都整一盘。

    我胃口大,再多都吃得下。

    将你们东家藏起来的腊肉香肠腊鸡腊鱼都整起来。

    ” “腊肉香肠风鸡真没剩下多少。

    双河镇那边采购了几回,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吃上瘾了。

    不仅腊味即将清空,就连豆腐乳,风干豆豉,咸菜,萝卜干一切容易携带又容易保存的食物,那帮客商是一点都不客气,有多少买多少。

    要不是东家多了个心眼,现在库房都被人清空了。

    ” 张五郎砸吧嘴,“去年的时候,见你们东家整天折腾这个折腾那个,我还以为她是瞎折腾,那玩意能值几个钱啊。

    没想到,你们东家折腾出来的小零嘴,竟然还挺受欢迎。

    ” “张公子说出这话,就知道你不了解外面的情况,或者说张公子没有从北到南走一趟。

    休说南边人口稠密之地,吃饭住宿自然是很方便。

     可是,绝大部分地方,人口稀少,几十里上百里甚至几百里都找不到一处吃饭打尖的店,几天见不到一户人家都属正常。

     不能因为没有店家,就不吃饭吧。

    怎么办?我们东家出售的‘小零嘴’可就派上了大用场。

    单说萝卜干,用盐腌制,还裹上了辣子香料,在野外只需生火煮饭,就着萝卜干就能吃三大碗。

    ” 盐是必需品,人得吃盐才有力气。

     尤其是是长期在野外,走南闯北的客商更需要重口味饭菜。

     口味重,耐储存,能下饭的腊味,酱菜,豆豉,萝卜干之类的物品,就成为了首选佳肴。

     比起没滋没味的炒米,炒面,不敢说好吃一百倍,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