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近些时日怠惰纵酒,老臣他日多提点几分。

    ” 楚钰道,“可。

    太傅退下吧,朕乏了。

    ” 这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正如刘燕卿曾对戴高所言,皇帝不信他,却不得不用他。

     刘燕卿虽恃才无恐,也知见好即收。

     永历三年十二月初,刑部重臣刘燕卿被革京职,贬至岭南,一时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到底这刑部高位兜兜转转还是落在了荣昇手中。

    荣家门前人人恭贺,却无人见到高升的荣家长子。

     锦衣卫的人去抓边牧和尚时候,边牧和尚住过的殿宇已人去楼空。

     同日宫中伺候的内侍被杖毙者足有百人,皆是太后宫中旧人。

     最触目惊心的是,宣帝身边的大太监戴高也在这百余宫人中一并被杖毙,听说死时已皮开肉绽,宫人收尸时骨头一节一节碎开。

     人们恍惚才记起来,原来戴高也曾经在太后宫中过。

     戴高被杖毙后,他在冷宫中做过的脏污事才渐显露于人前,冷宫中被他攥在手心的女人才得以解脱,而被折磨至死的孤魂野鬼,连尸骨都不见天日。

     太后深居宫中,称病不出。

     刘燕卿接了朝廷贬谪的明旨,将刘府私宅位置一并告知新任的大太监,看宣旨宫队渐远,对身侧福宝一笑,“这次的总管比戴高顺眼多了。

    ” 福宝挠头,不知如何接话。

     永历三年的冬天,宣帝母子离心,叔侄生隙。

     刘府送进秦王府的第一封信埋下了火种。

     火种要燎原需借风势。

     刘府送到帝王案前的第二封信遂成东风。

     第三封装着起居注的信送进翰林院后,刘府已高门紧闭,车马徐行,奉旨往岭南而去。

     第一百章 赵嫣死后,翰林院编书纂史的史官开始为这佞臣的一生作结。

     程沐知赵嫣命不久矣,却未曾料到大理寺的囚牢是他第一次见书注的主人,也是最后一次。

     如今朝局越发艰难,内阁废除后权归六部,刑部重臣被贬谪岭南,日前启程。

    荣昇任其旧位,荣家已然又一个赵家。

     然荣家与赵家不同的是,内阁如今已废,荣家再登临富贵,权势盈门,也不过是皇权手中的提线傀儡。

     京兆尹调任六部,崔嘉接京兆尹之位,年纪尚轻,前路有泼天的功名利禄等着他,他又是秦王府中的门客,同僚无人轻视之。

     西北大军尚有半月即将凯旋,秦王一身承袭两爵,俨然封无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