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皇太后 作品

第38章

    是皇上让奴才送来的。

    皇上有话,叫公主仔细看完了明天奴才再来拿。

    ” 永琳瞄了那匣子一眼,猜不出里面是什么,也不甚在意:“苏嬷嬷,接过来吧。

    请福公公喝杯热茶再去。

    ” 小福子嘻嘻一笑:“公主,皇上说了,这里面的东西只有您一个人可以看。

    ” 永琳好奇心到底被勾起来了:“绿儿,你把这匣子送到内书房去。

    ” 苏嬷嬷自去打发这个首席太监。

     永琳便悠悠的进了内书房。

    公主府有两个书房,内书房是永琳的,外书房是福康安的。

    永琳专好地理志、游记甚至是笔记小说,也有数学方面的著作,比如《数理精蕴》、《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福康安收藏最多的当然是兵书。

    夫妻两个于是各设一间书房,互不干扰。

     永琳无事的时候常常便在内书房消磨时间,或者是认真的研究一下这时代的数学,或者是悠闲地捧着一杯茶看那些笔记小说,也有常来发呆的时候。

    尤其是太皇太后薨后,永琳来内书房发呆的时候更加久长。

    也是因此,内书房里仍然是暖气熏人。

     绿儿把那匣子放到书案上,看看公主没有留人的打算,便端了一壶新茶过来,重新拿了点心,悄悄地掩上门。

     永琳打开匣子,蓦地愣住。

    那一摞堆着的,难道不是所谓的折子吗?永?D也真是够胡闹的,居然把自己的工作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推给了她。

     永琳本也不是拘泥的人,永?D既然特特送过来,她便不客气的打开,全是请安折子。

     最上面的是永?D批阅过的,永琳瞄一眼,发现这是伊犁将军的请安折子,上面有趣的透露了一个信息:卓哩克图汗渥巴锡率领东归的土尔扈特部的安置已经完毕。

    永琳对于中国历史向来不太清楚,但是对于这么一件很轰动的事情也是略有耳闻的。

    她掐指一算,土尔扈特部东归在公历1771年,原来竟然是承正十一年。

    难怪永?D三月份就跑去木兰了,原来是有这么一件大事。

     可叹她一直忙着当一个称职的管家,居然连这等大事都没有耳闻。

    不过话说当日在宁寿宫虽说诸公主商议好了要聚会的,但是当日就碰上了皇后临产,然后是洗三、满月、太皇太后病重而逝,诸公主居然连一次聚会都没有,信息没有得到交换,永琳竟然直到今日才知道大清朝发生了如此喜事。

     再翻翻下面,都是没有批过的折子,横竖都是些请安的话,算是没有正事的时候君臣交流感情啊。

    难怪永?D都不爱看,大清朝如此多的臣子,然后这么多高频率的请安折,永琳不厚道腹诽:哪怕只写“朕安”这两个字,都够他手腕写到抽筋的。

     永琳再翻翻,匣子里居然连批阅的笔砚都准备好了。

    永琳摇摇头,想必如此周详的话,永?D必定也是挑选过的,自己便是看看也没什么大不了。

    便安心坐下,研了墨,开始批发式地在那些折子上落下“朕安”这两个字。

     永?D的字写得不怎么好,尤其是在有一个书法出色的兄长永?w的对比下,当年上书房的师傅也很是无奈。

    因为永?D的字只能用“平庸”这两个字来形容,话说稍微读点书的人把字写到永?D这种地步,也挺难得的。

    但是永琳可以,因为永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