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校原作 作品

第35章

    玉田出,并不求诸气体,而惟文字之是务,于是词之道熄矣。

    自元迄明, 益以不振。

    至于国朝,而纳兰侍卫以天赋之才,崛起于方兴之族,其所 为词,悲凉顽艳,独有得于意境之深,可谓豪杰之士,奋乎百世之下者 矣。

    同时朱、陈,既非劲敌;后世项、琢,尤准鼎足。

    至乾嘉以降,审 乎体格韵律之间者愈微,而意味之溢于字句之表者愈浅。

    岂非拘泥文字, 而不求诸意境失欤?抑观我观物之事自有天在,固难期诸流俗欤? 余与静安均夙持此论。

    静安之为词,真能以意境胜。

    夫古今人词之 以意胜者,莫若欧阳公;以境胜者,莫若秦少游。

    全意境两浑,则惟太 白、后主、正中数人足以当之。

    静安之词,大抵意深于欧,而境次于秦。

     至其合作,如《甲稿》《浣溪沙》之“天未同云”、《蝶恋花》之“昨 夜梦中”、《乙稿》《蝶恋花》之“百尺朱楼”等阕,皆意境两忘,物 我一体,高蹈乎八荒之表,而抗心乎千秋之间。

    骎骎乎两汉之疆域,广 于三代,贞观之政治,隆于武德矣!方之侍卫,岂徒伯仲,此固君所得 于天者独深,抑岂非致力于意境之效也。

    至君词之体裁,亦与五代北宋 为近。

    然君词之所以为五代北宋之词者,以其有意境在。

    苦以其体裁故, 而至遽指为五代北宋,此又君之不任受,固当与梦窗、玉田之徒,专事 摹拟者,同类而笑之也。

    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山阴樊志厚叙。

     雏按:《人间词乙稿序》,原载《教育世界》杂志“丁未十月 上旬第19期”,总第161号。

    此序与《甲稿》序实均为静安自作。

     参看本书“附录”。

     “词以境界为最上”(311)甲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①。

    五代北宋之词 所以独绝者在此。

     ①“自成”二语,手稿原作“不期工而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