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多精彩 作品
第380章
述,就是【球的直径越小,就越利于旋转,就越利于削球】。
在苏舟的世界里,他不曾经历过那个38mm的小球时代,在他接触乒乓球时,乒乓球的直径已经稳定在了39mm;在他职业生涯的中后期,他也切实感受过了那段直径为40mm的大球岁月;而在他即将退役前的那大半年里,还有些小道消息说,乒乓球的直径有可能会再度变大,从40mm变为40+mm。
而在这个足乒互换的世界里,现今乒乓球的尺寸为39+mm。
不要小看这区区1mm+的直径,这足以让削球从一种制霸一时、有数名德国球员都曾经以削球手的身份拿到世界冠军的技术,变为【削球手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任德国队的总教练,贝克尔·沃尔夫冈,是站在削球时代的最后辉煌的顶端人物。
而在贝克尔·沃尔夫冈正式退役的仅仅半年后,国际乒协便宣布改制,将“38mm的小乒乓球”调整为了“39mm的乒乓球”。
又在几年之后,改为了39+mm。
严格来说,在此时对上这位正用胶皮摩擦着39mm+小球的本·诺依曼,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对待削球手的“另类不公”。
但规则就是如此。
规则在变化,人也在变化。
人在变化,而技术的本质不会变化。
能在39+mm的时代,以削球手的身份稳坐德国三巨头之位,如果不是冒出了一个难以理解的安吉洛·比安奇,这位德意志的削球手更是会以这种已经落寞的技术稳居世界TOP3。
有无数人都曾或“埋怨”或“愤愤”地讨论过,又不是没有针对削球这种技术的打法,现在更是已经来到了39+mm的时代,怎么能在这种天时地利的时候,还继续让那群德国人起码是作为德国人的削球手依旧牢牢锁定住世界排名的前几名呢? 迭戈·托雷斯曾被广大的非德国籍乒乓球爱好者寄予厚望。
因为对付削球手最好的方法,就是“调动”与“变化”。
在那个短暂而辉煌的削球时代,无数人也曾绞尽脑汁地钻研过对付削球的方法。
在苏舟的世界里,他不曾经历过那个38mm的小球时代,在他接触乒乓球时,乒乓球的直径已经稳定在了39mm;在他职业生涯的中后期,他也切实感受过了那段直径为40mm的大球岁月;而在他即将退役前的那大半年里,还有些小道消息说,乒乓球的直径有可能会再度变大,从40mm变为40+mm。
而在这个足乒互换的世界里,现今乒乓球的尺寸为39+mm。
不要小看这区区1mm+的直径,这足以让削球从一种制霸一时、有数名德国球员都曾经以削球手的身份拿到世界冠军的技术,变为【削球手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任德国队的总教练,贝克尔·沃尔夫冈,是站在削球时代的最后辉煌的顶端人物。
而在贝克尔·沃尔夫冈正式退役的仅仅半年后,国际乒协便宣布改制,将“38mm的小乒乓球”调整为了“39mm的乒乓球”。
又在几年之后,改为了39+mm。
严格来说,在此时对上这位正用胶皮摩擦着39mm+小球的本·诺依曼,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对待削球手的“另类不公”。
但规则就是如此。
规则在变化,人也在变化。
人在变化,而技术的本质不会变化。
能在39+mm的时代,以削球手的身份稳坐德国三巨头之位,如果不是冒出了一个难以理解的安吉洛·比安奇,这位德意志的削球手更是会以这种已经落寞的技术稳居世界TOP3。
有无数人都曾或“埋怨”或“愤愤”地讨论过,又不是没有针对削球这种技术的打法,现在更是已经来到了39+mm的时代,怎么能在这种天时地利的时候,还继续让那群德国人起码是作为德国人的削球手依旧牢牢锁定住世界排名的前几名呢? 迭戈·托雷斯曾被广大的非德国籍乒乓球爱好者寄予厚望。
因为对付削球手最好的方法,就是“调动”与“变化”。
在那个短暂而辉煌的削球时代,无数人也曾绞尽脑汁地钻研过对付削球的方法。